

扫码转发广告就能领取的玩具
事实上,真的有这么好的事吗?
根据信息,警方找到了两名嫌疑人李某、王某,经了解,两人系夫妻关系。2021年1月,王某在贵州省安顺市街头看到有人通过微信扫码领礼物,于是前往交谈,并通过对方介绍,开始进行扫码微信转发广告送礼物的行为。

两人表示:上面的“老板”向他们发来二维码,里面是招聘广告,两人采用流动的方式在不同城市的街头摆摊,用想要礼物的群众手机扫描图片上二维码获得广告,再通过群众手机将广告图片发送至10个微信群,这样就可以领取礼品。
每发一个微信群,夫妻两就能获得0.5元收入,两人每天能挣400元左右。
民警扫码了二维码,里面的招聘广告内容如下。

这个广告的内容是真实的吗?下面的2个视频,会让大家知道真相……
视频来自网络诈骗分子选择用群发信息送玩具的方式,用不明真相群众的手机将招聘信息发送到各微信群,采用广泛撒网的方式等受害者上钩。
很多家庭主妇没有稳定工作,便成了此类诈骗的主要受害者。受害人通过微信群看到招聘信息,这样不用外出就能挣钱的工作便成了首选。
主动联系对方后,对方会先添加受害人的微信,让下载一个软件,先以关注公众号为工作,很快支付一小部分佣金,让受害人放松警惕。
几天后,会换一种新的“工作”方式,一般情况下是让受害人交材料费或押金,收到钱后将受害人拉黑;另一种情况是以骗取进货费的方式,前几次进货金额比较少,做完工后还会给一点小报酬。之后以进货多挣得也多为由,让受害人加大进货金额,当钱转到骗子账户后,骗子就会消失不见……
至于广告上说的不收押金与任何费用,都是骗人的幌子。
有意思的是,民警在询问过程中,问李某,广告上写的内容那么吸引人,为什么你不去做,却选择帮他发广告来挣钱?
“那种广告看上去就很假,我不会信。”
目前,相关情况还在进一步了解中。
因为想领小礼品,群发的广告信息导致上当受骗的案例在兴安也发生过……
6月,兴安人W女士微信里收到好友发的一个广告,原来是好友看到街边有扫码转发招聘广告就送礼品的活动,于是便将广告内容通过微信群发给好友,恰好W女士就是其中一个。

根据招聘广告内容,W女士联系对方。对方告诉W女士,在某平台通过做任务的方式挣钱。所谓任务,就是向平台充值,随后平台会返还佣金与本金。W女士先前做了几次,很快获得收益。
随后,对方以投资多挣得多为由,引导W女士加大转账金额,W女士加大转账金额后,对方却不再返还本金佣金,而是以缴纳会员费、保证金为由,让W女士继续转账,在先后转账6万余元后,W女士意识到被骗。
与此同时,向W女士转发广告信息的好友也是懊悔不已!
提醒
不要贪图小便宜,助攻不法分子,成为违法犯罪的帮凶,在网络找兼职或工作一定要擦亮眼睛请,一定要记住凡是网络上找工作,要你先转账的一定是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