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新闻中心 | 广西

广西新目标:三年内,地区生产总值超300亿元的县(市、区)达30个以上

广西头条NEWS1762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3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超200亿元的县(市、区)达50个以上、超300亿元的县(市、区)达30个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5亿元的县(市、区)达10个左右。

彩虹下的乡村田野美如画。蒋雪林 摄

  《方案》指出,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优化完善广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分类考核指标体系,将考核结果运用到干部考核评价和选拔使用中,通过正向激励、反向倒逼,激励和引导干部在一线担当作为。对“双百”工程县(市)、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县(市、区)实行动态管理,激励县(市、区)争先创优。

  主要目标

  《方案》提出,到2023年,全区111个县(市、区)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财政保障能力稳步提升,产业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带动能力显著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加快发展。到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超200亿元的县(市、区)达50个以上、超300亿元的县(市、区)达30个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5亿元的县(市、区)达10个左右。

  ──转型升级。到2023年,县域工业实力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力争年均增长8%以上;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提高到1.7∶1以上;服务业扩量提质,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5%以上。

  ──全面提质。到2023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以上,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5%左右。

 7月7日,农历小暑节气,广西梧州市苍梧县沙头镇乡村上空出现彩虹美景,整个乡村田野在彩虹的映衬下,美如画卷。何华文 摄

  重点任务

  根据《方案》,广西将实施特色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服务业兴县、城乡融合惠县和生态美县等六大行动。

  特色立县行动

  培育壮大“一县一业”特色产业。力争通过3年努力,培育形成一批规模体量大、经济效益好、发展后劲足、年销售收入达百亿元以上的特色产业集群。

  实施县域经济发展“双百”工程。推进强县引领带动,对标全国百强县(市、区)和西部百强县(市),建立“双百”梯队,开展“一县一策”等改革试点。实施“百强突破”工程。

  支持已进入西部百强县(市)序列的桂平市、横州市、博白县、合浦县、灵山县、平南县、岑溪市、宾阳县、北流市等县(市)加快发展,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生产力布局、奖励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发展质量,到2023年,力争在西部百强县(市)中争先进位。

  支持南宁市青秀区在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城区中保位争先。实施“百强培育”工程。支持平果市、扶绥县、藤县、南丹县、鹿寨县、荔浦市等县(市)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壮大优势产业,做大经济总量,奋力向西部百强县(市)迈进;

  支持南宁市西乡塘区、柳州市柳南区、玉林市玉州区等城区协同共进发展多元产业,加快向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城区冲刺。

  注重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鼓励工业基础较好的宾阳县、扶绥县、平南县、桂平市、田东县、荔浦市等县(市)因地制宜发展工业,以新型工业化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引导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文旅、大健康、生态农业等低碳产业,支持金秀瑶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马山县、巴马瑶族自治县、凌云县、昭平县等县壮大绿色经济。

图为横县茉莉花种植产业园 林浩 摄

  工业强县行动

  打造一批工业经济强县。根据全区县域工业发展现状,支持一批发展潜力较大的工业经济强县发展,给予资金、用地等生产要素支持,支持其承接一批重大项目,吸引上下游配套产业入驻,引导工业集聚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工业经济强县。巩固提升北流市、岑溪市、桂平市、横州市、宾阳县、博白县、平果市、东兴市、容县等工业强县(市)的产业集聚水平,争创全国工业百强县(市)。

  服务业兴县行动

  大力发展县域全域旅游。依托县域独特的生态优势、山水格局、人文资源和产业基础,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促进“文旅+”、“+文旅”产业融合,高品质发展县域全域旅游。传承红色文化,重点打造湘江战役、百色起义红色旅游品牌,打造“重走长征路”国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全力支持阳朔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兴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东兴市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做大做强,引领全区全域旅游发展。

游客和少数民族姑娘一起烤鱼 石峰 摄

  城乡融合惠县行动

  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水平和服务能力。持续推进横州市、东兴市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开展北流市、鹿寨县、藤县、合浦县、灵山县、平南县等12个自治区级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工作,推动示范县(市)开展相关领域先行先试。支持中心城市金融、教育、卫生健康、文化、体育等优质资源向县域延伸,提高县城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支持桂平市、博白县、灵山县等一批人口大县(市)解决基础教育学位不足和医疗条件薄弱问题。

  发挥小城镇联结城乡作用。支持博白县龙潭镇、宾阳县黎塘镇、灵山县陆屋镇、玉林市玉州区茂林镇、柳州市鱼峰区雒容镇、钦州市钦北区大寺镇等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较大的小城镇开展经济强镇示范创建工作,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次中心。总结推广横州市六景镇、合浦县白沙镇、贺州市八步区信都镇、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等15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验,释放城镇经济发展活力。

图为货车经东兴口岸通关。 林珉正 摄

  生态美县行动

  继续推进马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等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建设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培育创建一批生态文明示范县(市、区)。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全力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协同治理西江、南流江、九洲江等重点流域和北部湾海域环境,建设森林湿地生态屏障重点县。

图为涠洲岛鳄鱼山景区。(无人机拍摄) 翟李强 摄

  广西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为切实推动广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广西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一、对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给予政策支持

  为集中力量补齐县域经济发展短板和补强薄弱环节,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从以下方面给予全区各县(市、区)政策支持。

  (一)支持培育经济强县(市、区)。

  (二)支持县域特色优势主导产业集聚发展。

  (三)拓宽投融资渠道。

  (四)支持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五)支持县域文旅产业发展。

  (六)支持县域基础设施建设。

  (七)加强财政政策支持。

  (八)强化组织和人才保障。

  (九)强化用地保障。

  (十)开展改革试点。

南宁邕江流域生态环境优美。 黄维业 摄

 

  二、对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城区)、进步县(城区)给予奖励激励

  自治区每年组织开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分类考核,依据考核结果,评比表彰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城区)、进步县(城区),并给予奖励激励。

  (一)给予一次性财力奖励和资金支持。

  对获评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城区”的县(市、区),自治区本级财政分别给予5000万元一次性财力奖励;对获评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城区”的县(市、区),自治区本级财政分别给予3000万元一次性财力奖励。在政府债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自治区安排一定额度的县级新增政府债券,支持获奖县(市、区)公益性项目建设。

  (二)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

  在符合节约集约用地、依法依规用地用矿、不重复奖励支持的前提下,对获评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城区”的县(市、区),自治区本级分别给予300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对获评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城区”的县(市、区),自治区本级分别给予200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责任单位: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三)提高干部年度考核结果评定优秀比例。

  对获评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城区”、“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城区”的县(市、区),其党政领导班子及作出重大贡献部门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提高至25%,党政正职年度考核评优在综合考评的基础上优先评定为优秀等次。

  (四)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参考。

  对任县(市、区)党政正职3年以上,且在任职期间所在县(市、区)连续获评“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城区”、“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城区”的领导干部,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参考。

  广西头条报道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
数据加载中...
返回顶部
取消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