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桂林市新设立外资企业8家,含分公司4家;内资转外资企业1家、外资转内资企业1家;外资变更登记 19家,其中增加注册资本1家,变更经营范围6家,变更其它事项12家;注销外资企业6家。截至8月31日,我市实有外资企业 803家。
从8月我市外资企业登记数据分析看,特点如下:
一是桂林外资企业宏观、微观受益明显
宏观政策上,受国务院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政策影响,我市4家屈臣氏门店通过变更登记新增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直接在企业变更登记的同时完成了预包装食品经营备案。此外,中石油和中石化也向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外资登记窗口咨询了相关业务,目前已有1家中石化分公司通过变更登记新增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在变更登记的同时完成了预包装食品经营备案。
微观环境上,桂林市市场监管局采取“全程电子化与邮政EMS组合”的方式实现了外资登记“零见面”办结。8月,在邕外资企业“南宁宝冠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通过全程线上办理,并以邮政快递纸质材料的方式,无需派人前来即已顺利办结其在我市的两家分公司的变更登记事项。此外,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外资登记实行容缺受理,提升了外资企业办照的便利度。本月已有5家外资企业通过容缺受理,“一边补正材料,一边接受审核”办结登记事项。
二是境外投资由自然人和法人均分
新增外资企业中,境外自然人投资和法人投资各占4家,其中,来自港澳台投资4家,来自巴基斯坦、日本、美国投资各1家,联合投资1家。
三是商业和制造业成投资热点
新增外资企业中,3家涉及商业领域,分别是主营信息咨询服务的桂林阿斯贝尔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主营药品批发的广西盛鑫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营国内贸易代理的桂林达维贸易有限公司;1家涉及制造业领域,主营电子元器件制造的灌阳福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四是商业中心和工业园更吸引外资企业进驻
新增外资企业中,落户国家高新区和灌阳西山坪工业园的各1家;落户七星区“客世界商业广场”的2家;落户临桂区2家;落户秀峰区、象山区的各1家。另有1家恭城企业由内资转为外资企业。
五是外资注销集中在商业和旅游服务业
6家注销的外资企业(含办事处),分别是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桂林平乐老埠加油站、桂林立融商贸有限公司、桂林恭城银城燃气有限公司西岭供应站点、致时装(天津)有限公司桂林叠彩万达第一销售部、神州租车服务管理(厦门)有限公司桂林分公司、韩国韩亚航空公司桂林办事处,注销原因均为企业自身原因,如总公司调整、经营难以为续等。
六是农业、信息产业和生物产业均有外资变动
内资转外资方面, 2015年5月在恭城瑶族自治县成立的从事贸易的桂林品华农业有限公司,今年引入香港自然人投资的智慧乡村(广州)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股东,经营范围由贸易转为智能农业管理,注册资本200万元。
外资转内资方面,2018年成立的从事信息科技和软件领域技术开发的桂林太力氦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外方股东撤资后,企业继续在高新区湖塘总部经济园经营。
外资增资方面,2020年在七星区成立的从事生物试剂产品研发的外商独资企业——桂林漓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决定增加投资,这是该企业股东第二次增加投资,认缴资本由最初的85万美元增加到现在的195万美元。(文:唐燕凌、杨小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