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新闻中心 | 县区

恭城稳农强工活商旅 瑶乡阔步新时代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2995

  

 

  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陈代昌(左二)调研数字乡村建设。

  

 

  恭城瑶族自治县县长杨征山(左三)在调研灌平高速建设情况。

  

 

  村民在嘉会镇凯利威食品加工厂对加工的芋泥进行打包。

  

 

  恭城月柿,是恭城的一张地域名片。

  

 

  游客在红岩村游玩,拍照留念。

  

 

  瑶族同胞跳起油茶舞,庆祝恭城油茶节开幕。

  

 

  工人在燕新工业园电子厂对电子元件进行组装。

  □记者秦丽云 通讯员李振杰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恭城发展进程中极其重要的一年。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赋予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重要历史使命,为桂林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正确方向。

  一年来,恭城瑶族自治县牢记总书记嘱托,锐意进取,按照该县确立的“稳农业 强工业 活商旅”总体工作思路,以实干实绩回报总书记的关心厚爱和殷切期望,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美丽瑶乡,昂首阔步新时代!

  “稳农业”取得新成效

  山灵水秀,物产丰饶。恭城瑶族自治县是全国有名的生态农业县。2021年,围绕“稳农业”的思路,该县以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为主要载体,继续完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生产体系,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向产业化、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转型。

  形如圆月,养心明目,这是恭城月柿深入人心的美好形象。恭城月柿,是恭城的一张地域名片;“恭城月柿”更是该县的支柱农业品牌。阳春三月,漫步在恭城的乡村,月柿林内新绿喜人。入了深秋,这片绿色的海洋,将会替换成整片整片的红色,尽情展示着丰收和喜悦。据悉,目前,恭城县内月柿种植面积约22万亩,年产量约63万吨。香甜的柿子在作为当地特色农产品产出的同时,也成为了点缀当地村庄的特色景观。

  一直以来,该县实施“恭城月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2021年10月,“恭城月柿公用品牌发布会暨第十八届桂林恭城月柿节明星产品北京推介会”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恭城月柿再次享誉全国,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大提升。此外,“恭城月柿”还获评2021年中国区域公用品牌“市场竞争力新锐品牌”。

  除了月柿,恭城还有很多“响当当”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就在2021年,该县3个农业品牌成为第四批广西农业品牌,柿宝生物、金燕子等9家公司的10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产品证书。与此同时,该县扎实推进现代农业(柿子)产业园提档升级,积极打造“泗柿如意”月柿产业现代化示范区和“一碗茶”休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其中,“康养平安”“瑶韵茶香”2个田园综合体获评桂林市星级田园综合体。2021年9月,“茶俗”(瑶族油茶习俗)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被誉为“中国咖啡”的恭城油茶,朝着百亿元产业的目标迈进。此外,2021年,恭城新成立5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9个家庭农场。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不断扩大,助推乡村振兴的力量也越发强大。

  回首看,佳绩喜人。“十四五”开局之年,恭城加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措施,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成效显著。2021年,该县118户消除返贫致贫风险,落实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16亿元。在巩固脱贫成效的基础上,该县接续启动实施乡村振兴三年攻坚行动,实施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农业智慧项目,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9%。与此同时,该县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发放政策补贴1.15亿元。

  2021年,该县用数个“增长值”,展现了农业发展取得的亮眼新成绩。其中:全县一产增加值增长7.9%;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5.69万亩,产量6.9963万吨,增长2.24%;水果产量152.3951万吨,增长9.4%;生猪出栏19.4412万头,增长36.39%;水产品产量6871吨,增长3.61%……

  “强工业”迈出新步伐

  4月,春和景明,万物勃发。在恭城瑶族自治县的虎尾工业园区,工人忙碌,机械轰鸣,施工现场热火朝天。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强调,要推动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恭城是一个瑶族自治县,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但有着自身的发展优势。结合恭城实际,在2021年召开的自治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恭城提出了“稳农业,强工业,活商旅”的总体思路。县委书记陈代昌表示,恭城的高质量发展,要找好支撑点,发挥恭城潜在优势,才能有的放矢,高效推动恭城瑶乡高质量发展。这些,为恭城的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目标明确,只需齐心奋进。在2021年召开的全县推进工业振兴大会上,印发了工业振兴2021年实施方案,锁定全年工业发展目标;印发了《2021年县四家班子领导联系“乡镇、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企业”工作方案》,明确了县四家班子领导对应联系全县44家重点企业,各责任单位落实具体措施的企业联系服务机制;召开企业家恳谈会,倾听企业心声,制定企业问题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切实解决企业遭遇的困难,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我们紧紧围绕‘工业振兴’目标,以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工业加快发展,以‘抓统筹抓落实抓成效’三大抓手推动恭城的工业做大、做新、做强。”县长杨征山说。2021年,该县以抓工业集中区建设为具体抓手,推动燕新园区、莲花石材园、开花山工业园三个不同功能分类的工业园区建设。目前,园区建设提档升级,已完成开花山工业园区产业布局调整,新增园区土地1100亩,总面积突破万亩。园区承载力进一步增强,盘活存量土地120亩,新增土地收储452亩,竣工标准厂房3.1万平方米。

  提升工业发展效益要坚持金融助力。2021年,恭城瑶族自治县多渠道增加工业资金投入,统筹财政资金1500万元支持工业发展,安排财政贴息资金1246万元,撬动“桂惠贷”投放超11亿元,兑现工业企业目标奖励资金497.38万元,工业投入大幅增加。

  有付出,就有回报。2021年,恭城瑶族自治县规模工业总量稳中有升,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实现18.33亿元、6.3亿元。此外,该县工业投资稳定增长,成功引进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5个;亿元以上项目2个,工业项目总投资额达23.52亿元,增长107.9%。

  “活商旅”实现新突破

  “要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曾这样强调。

  着眼恭城交通优势活商旅,2021年,恭城全力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

  恭城于2014年即成为贵广高铁线上的一员,目前,两条过境的高速在建。恭城县委书记陈代昌表示,恭城将着眼这些交通优势,综合恭城生态优势、文化优势、产业优势,不断优化消费渠道,提升电商、物流现代水平,全面盘活恭城商业和旅游。

  2021年,恭城瑶族自治县制定《恭城瑶族自治县2021年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恭城瑶族自治县三企入桂项目落实实施方案》等方案,狠抓“三企入桂”签约项目和在建招商项目的推进建设工作,实行重点在建项目调度制、建设手续全程代办制,对项目建设过程实行全方位服务,以此强力推进在建项目和园区建设。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恭城开展了“官员做保姆,老板评干部”活动,由企业对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进行评议。

  “‘官员做保姆,老板评干部’活动让我们企业从政策落实、服务效率、服务态度、规范执法、政务公开等5个方面,对县里进行评议。促进了干部主动联系服务企业,主动深入企业实际,与企业一道去化解问题,共同寻找企业发展思路。这种务实的企业服务,让我们企业真正感受到了营商环境的优化,切实增强了我们在恭城安家落户企业的发展信心。”谈起政府提供的优质服务,广西齐德富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浩赞不绝口。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恭城从各环节进行优化,行政审批时间由7个工作日办结,缩减为4个工作日办结,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2021年,该县发改局完成审批事项共133项,总投资450018.85万元。此外,“三企入桂”项目资金到位7.12亿元,增量23.3%,开工率增量25%,竣工率25%,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良好的营商环境助力恭城的商业发展不断取得佳绩,该县趁势而上,积极融入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2021年,恭城初步编制完成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大力推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自治区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工作,顺利通过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复核,实施文旅重点项目3个,完成投资1.06亿元。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方面,莲花月柿特色小镇荣获首批“广西乡村旅游重点镇”。过去的一年,该县文旅融合持续深化,成功举办恭城油茶文化节、端午瑶药文化节、孔子文化节、月柿节等富有恭城文化特色的节庆活动。该县还高质量推出5条精品旅游线路,成功打造瑶韵柿乡风景道、翠峰山公园滨水步道、北洞源河休闲绿道、滨江健康绿道,形成35公里风景旅游道路网络和绿道网络。全县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7个,获评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2个。因此,恭城也获得了“首届广西县(市、区)域旅游创新发展‘十强’”称号,其中该县红岩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近年来,恭城油茶和恭城瑶族特色康养文化、康养旅游成为吸引游客的主题。2021年,该县加快完善高铁新区康养产业配套设施建设,综合客运枢纽站获评自治区二级旅游集散中心,以更优质的接待条件迎接八方来客。2021年10月,恭城成功举办“魅力瑶乡·康养恭城”职工疗休养品牌推介会,顺利开展百家媒体进恭城采风活动,瑶乡康养魅力,大放光彩。

  除了打造康养旅游这张地域养生名片,恭城还打造休闲农业旅游产业。截至目前,恭城已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园区7个、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4个;获认定的桂林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3个、自治区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个,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此外,瑶汉养寿城更是成为游客体验中医、瑶医文化、休闲养生的新打卡点。据统计,2021年该县全年接待游客509万人次。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陈代昌表示,接下来,该县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勇毅敦行,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恭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版图片均由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提供)

  农业

  恭城农业发展的“增长值”:

  全县一产增加值增长7.9%;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5.69万亩,产量6.9963万吨,增长2.24%;

  水果产量152.3951万吨,增长9.4%;

  生猪出栏19.4412万头,增长36.39%;

  水产品产量6871吨,增长3.61%

  工业

  恭城规模工业总量稳中有升,

  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实现18.33亿元、6.3亿元;

  工业投资稳定增长,成功引进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5个;

  亿元以上项目2个,工业项目总投资额达23.52亿元,增长107.9%

  旅游业

  高质量推出5条精品旅游线路,成功打造瑶韵柿乡风景道、翠峰山公园滨水步道、北洞源河休闲绿道、滨江健康绿道,形成35公里风景旅游道路网络和绿道网络

  全县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7个,获评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2个

  恭城获得“首届广西县(市、区)域旅游创新发展‘十强’”称号,红岩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据统计,2021年该县全年接待游客509万人次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
数据加载中...
返回顶部
取消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