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新闻中心 | 县区

广西灵川县:扶残就业出新招,阳光助残促梦圆

灵川县融媒体中心2947

  近年来,广西桂林市灵川县县残联着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办实事,以搭建就业平台、开展定岗培训、推进“阳光助残基地”项目等为手段,积极为残疾人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帮助残疾人在追梦路上书写自强人生。

残疾人士张锋(前排一)通过网络客服工作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好。

基地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

  5月13日上午,我们来到灵川县灵川镇城湘路的灵川县残疾人事业园,灵川县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桂林)基地便建在这里。在就业区,3排长长的工位上,员工们正在忙碌着话务客服工作与在线客服工作。他们有的通过规范的语言回答顾客的各种咨询,有的正在熟练地敲打键盘,通过网络在线交流为顾客服务。

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桂林)基地。

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桂林)基地工作人员相互帮助解决问……

  莫黎斌便是其中的一员。据了解,莫黎斌是灵川镇禾加铺小莫家村人,肢体三级残疾的他一直待业在家。现在他通过县残联搭建的招聘平台,报名应聘桂林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基地电商客服的职位,经过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顺利通过考核。因表现突出,如今已在进行申通快递电商网站桂林总部的话务客服岗前培训,慢慢接一些客服咨询订单,等通过总部考核,就能签订合同,拿到工号,成为一名正式员工。拥有一技之长的同时让他重拾了信心,以后生计也有了保障,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灵川县县残联邀请县农业农村局志愿者为残疾人进行培训讲解养鸡技术及常见鸡病的防治知识。

莫黎斌在员工宿舍整理内务。

  “刚开始被县残联招聘过来的时候,我们在定岗培训的时候一分钟只能打8-9个字,经过岗前培训以后,我们现在基本上能达到一分钟打30个到40个字。接下来,我会努力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多接订单,增加收入。” 莫黎斌微笑地说。

  据了解,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桂林)基地的建设方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广西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桂林市灵川县残疾人联合会和桂林自强职业培训学校,管理方为集善乐业(北京)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桂林市惠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灵川县县残联在县残疾人事业园引进“集善扶贫健康行·互联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项目,为残疾人提供申通快递电商客服岗位,探索建立定岗培训新模式,精准选人,精准培训,从而实现残疾人精准就业。

莫黎斌正在认真工作。

在大圩镇,领到鸡苗的残疾人及家属开心地笑开了花。

  “70后”的秦建国是灵川县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的专职辅导员,因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残疾的他还是桂林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自从基地建立以来,他一直从事残疾员工的就业辅导工作,包括岗前培训、心理疏导、生活帮助等各种事项。秦建国告诉记者,刚到基地工作的残疾人由于心理自卑、缺乏社会阅历、缺乏职场经历、对新事物接受慢等,一时难以适应基地的规范管理和工作压力,常常出现心态不稳定、试图放弃就业机会等情况。一旦发现员工有这些苗头,他和基地的其他管理人员必须及时对他们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

  据灵川县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邹广谋介绍,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项目为残疾人提供的是申通快递电商客服岗位,目前有22名残疾人在基地就业,其中重度残疾人13名。残疾人员工平均月收入从最初的几百元,增长到现在的3000—5000多元。

  今年以来,县残联为解决我县残疾人就业难问题,以搭建就业平台、开展网络客服定岗培训、推进“阳光助残基地”鸡苗发放项目等为手段,形成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强大合力,努力筑牢残疾人多渠道就业民生之基,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贯彻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下一步灵川县县残联将以灵川县残疾人事业园为依托,加大残疾人培训力度,提升残疾人工作技能,多措并举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让广大的残疾人朋友走出家庭,融入社会,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灵川县县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邹广谋说。

  阳宁红 王道梅 阳旭 文/摄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
数据加载中...
返回顶部
取消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