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新闻中心 | 县区

兴安县白石乡:控辍保学的上学路上,一个孩子都不能少

桂林生活网2812

  “同学们对我很好,老师也好,在这里读书我感到很快乐。”见到唐雪玲的时候,她正在兴安县白石乡鳌头小学三年级(1)班的教室里用左手吃力地写字,尽管写的字歪歪斜斜,她依然在努力的坚持着。只见她梳着两个又大又长的鞭子,黝黑明亮的大眼睛,脸上的笑容灿烂而淳朴。

  就是这样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在三年级以前,她却不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在学校里与同学们一块学习,因为唐雪玲是一位肢体贰级残疾的特殊孩子,行走只能依靠轮椅,而学校三年级之前学生都是走读的,唐雪玲无法一个人在学校寄宿,所以只能在家学习。为了让唐雪玲也能接受义务教育,学校采取了送教上门的方式。

  每一次老师来家里上课,都是唐雪玲最开心的时候,她最喜欢的是音乐课,尤其是学吹口琴。每次课上她都特别的认真,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笑容,都展现着她对学习的渴望和对生活的向往。但看到老师们为了一个人走那么远的路,懂事的她内心充满着感激。她说:“秦老师,你们每次都这么远的为我一个人来,太累了,我想要跟班里的同学一起学习。”看着坐在轮椅上的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老师们心里一阵酸涩,同时也为她的阳光和自信深深叹服。

  升到三年级后,唐雪玲终于可以到学校跟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满心欢喜的同时她也有着隐隐的担心。开始的时候,害羞的小姑娘想上厕所的时候不敢说,拉在了裤子上,一些不明所以的同学笑话她,让她说什么都不来学校了。得知这一情况后,老师和同学们立刻到她家里鼓励她,笑话她的那些孩子也向她郑重地道歉,才把她又劝回了学校。

  “对于不能高飞的鸟,上帝也预备了矮树枝”,而老师就是这枝“矮树枝”。刚开始的时候,每到下课的时候,看着同学们在操场上玩耍的身影,唐雪玲总是特别羡慕。了解到这一情况,每次下课后老师就来到她旁边指导她写字,给她讲张海迪、霍金等中外名人的故事,让她分散下课不能出去玩耍的注意力,也鼓励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成功。经过努力,现在唐雪玲已经完全适应了学校的住宿生活。班主任也说:“她很能干,能自己洗脸、吃饭、穿脱衣服鞋袜,下课了同学们也愿意扶着她在楼下晒太阳,看着同学们开学玩游戏,雪玲也笑得合不拢嘴。”

  唐雪玲也成了班里老师和同学们的重点关注“对象”。班级在举办“书写比赛”时,唐雪玲的字被老师重点表扬,说她进步很大。班级开展“夸夸他”的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纷纷说到:“唐雪玲很善良”“两条辫子好漂亮”“唐雪玲笑起来好好看”……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喜爱,让这个特殊孩子获得了最“普通”的快乐。

  近年来,白石乡严格贯彻落实“依法控辍、责任控辍、常态控辍、情感控辍”四位一体的九年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新机制,不断加大控辍保学工作力度,全乡无1名适龄少年儿童因贫因残疾失学辍学。

  “控辍保学工作任重而道远,作为人民公仆的我们要秉着挽救一个孩子,将造福一个家庭的原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上学路上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白石乡党委委员文丽华表示,从“送教上门”的特殊个体到能“随班就读”的集体生活,是控辍保学路上不断努力的结果。随着控辍保学教育工作开展的不断深入,残疾儿童心理教育工作的发展将会迈向一个新的高度,让特殊学生群体也能享受教育权益,感受到教育的温度,让特殊孩子群体也能在关爱中静待花开、健康成长。 (通讯员:李丽 刘海玲)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
数据加载中...
返回顶部
取消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