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新闻中心 | 专题信息

黄强:打造“数字乡村” 赋能乡村振兴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1997

  □本报记者秦丽云 文/摄

  2019年3月,黄强接受所在单位中国电信桂林分公司的安排,到灵川县潮田乡毛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晃三年过去,黄强凭着一股子扎实肯干的劲,使得毛村在社会治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均稳步向前。最令村民称赞的是,黄强依托后盾单位的支持,把毛村打造成桂林市为数不多的“数字乡村”,并以此为乡村振兴赋新能。

  近日,记者来到潮田乡毛村,见到了正冒雨在村里走访的黄强。黄强是个不太喜欢讲话却很实干的人。2021年,在村“两委”对全村682户村民房屋安全隐患开展排查录入的工作中,黄强为脱贫户争取到改造资金13.6万元,三年来黄强为贫困户和边缘户共争取到改造资金76.6万元解决危房问题,改善他们的住房条件。他还多方筹措资金,为3个自然村硬化道路、修复拐塘堰坝解决农田灌水问题,争取扶贫专款用于解决饮水提升问题,惠及600多人。

  驻村以来,黄强一直关注毛村的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毛村以发展柑橘产业为主,各类柑橘种植近4000亩,同时合理探索产业多元化,叶菜、杉木种植及肉猪养殖产业同步发展。为此,黄强组织党员群众参加种养技术培训班12次,同时开展外出学习及邀请专家到田间地头实地授课,提升群众的种养技术;以“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脱贫户”模式推动发展村集体经济。2020年,毛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同时吸收10名脱贫户就业。在黄强的牵头下,目前毛村与相邻的富足村协作,共同申请项目资金建设肉牛养殖场,养殖西门塔尔牛41头,预计村集体经济2022年底可获得20万元收益。养牛业还将带动周边农户的肉牛养殖、牧草种植,以及牧草加工、牛粪加工等产业,助力村民增收。

  走访完毕,黄强回到村委办公楼,又忙着调试新安装的乡村智慧大屏。通过这块智慧大屏,黄强可以看到毛村11个自然村的治安情况。而这块智慧大屏,只是毛村正在建设的“数字乡村”项目中的一部分。

  黄强说,驻村以来,他就通过后盾单位中国电信的雪亮工程,为村民安装“天翼看家”摄像头,建设“百姓天网”,帮助村民提升安防治理水平和公共安全感。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黄强决定依靠后盾单位支持,在“百姓天网”的基础上开展“数字乡村”项目。该项目于2021年12月启动,目前按计划建设的6块智慧屏幕已陆续安装到位。这期间,规划设计、选择合适安装地点、拉线等事宜,黄强均冲锋在前。

  “‘数字乡村’项目,除了守护村民平安,更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赋能乡村振兴。”黄强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向农业农村领域发展,“数字乡村”平台将为乡村提供一个对外宣传的窗口和渠道,助力“农旅”结合。例如,通过部署于景区的全景摄像头,可以实时采集景区优美景色上传到云台,游客可远程观赏景区美景,获得沉浸式旅游体验。6块智慧屏幕中有一块乡村智慧大屏面向村委,为村委提供灵活便捷的智慧界面,通过多村摄像头接入,形成慢直播界面,展现乡村风光、旅游景点、民宿农趣、生态治理等画面。“一旦游客来到毛村,通过这些智慧屏幕就可以事先了解村庄的各种景点,帮助游客规划路线,或者选取自己最中意的景点游玩。”黄强说。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
数据加载中...
返回顶部
取消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