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可远程报到、能用手机选寝室、教职工为新生送“快递”
高校开学季
各校迎新又潮又暖
新生正在扫码报到。记者刘琪 摄
在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报到后由摆渡车送往寝室。记者刘琪 摄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新生在校园内拍照留念。(图片由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提供)
新生正在进行核酸检测。(图片由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提供)
9月3-15日,我市各大高校陆续迎来2022级新生。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新生,拖着行李箱踏入大学校园,开启人生的新旅程。
为了迎接新生,桂林各高校做足准备,在严守疫情防控安全防线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现代化服务,帮助新生们顺利入学。记者走访看到,各校迎新既秩序井然,又充满暖意。
志愿服务迎新 新生感受暖意
前几日,记者来到桂林火车站、桂林火车北站看到,不少高校在出站口专门为新生设立了服务点,并安排高年级学生高举引导牌,方便刚下火车的新生能在出站后马上看到他们。一些学校还为新生安排了车辆,方便他们一站直达学校。
学校的细心安排,让不少第一次离开家来到桂林的大学新生感到安心。桂林理工大学新生李同学说:“我第一次离开家出远门,刚下火车来到出站口,我有点紧张,但看到学校的学长学姐们举着引导牌欢迎新生,我一下就有了归属感,他们主动过来帮我拿行李,他们热情细心的接待引导,让我感到特别暖心。”
一键远程报到 筑牢疫情防线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各校首先严把疫情防控关,确保校园健康安全,同时采取各种手段,帮助新生们更便捷、更安全地完成报到。
记者在广西师范大学看到,今年学校取消了校内迎新点,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无接触”迎新模式,每位新生在家中就可以完成“一键报到”,报备到校时间及方式,获得批准后,来到学校后只需一张身份证即可通过自动审核通道进入,减少了检查各类二维码的时间。学校通过数字化助力,大大提高了新生入校的效率。
在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生们也只需要通过学校专用APP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校园。该校学生工作处处长杨丹说,通过手机提前远程报到的学生,到校后在进行行李消杀、核酸检测后,即可登上摆渡车前往寝室进行7天的闭环健康监测,点对点运输,最大程度避免新生直接接触。
寝室床位可自选 行李比人先来到
印象里,新生们的宿舍都是由学校提前安排好。今年,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学校尝试让新生自选宿舍。
桂林理工大学学工处边晓杰老师说,今年学校升级了新生入学报到系统,系统上可以在线办理个人信息完善、精准资助、公寓入住(选宿舍床位)等各类手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今年学校为了给新生“路上减负”“轻装来校”,还推荐新生们选择把行李提前寄到学校,再由学校发动教职工充当“快递员”,将行李提前送至宿舍。
“学校的入学报到系统很好用,我选好宿舍后,提前把行李寄到了学校,入学时就方便多了。我以前的同学去其他高校报到,只能等宿舍确定后才能叫家里寄行李,他们可羡慕我了。”来自成都的林同学说。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工处杨处长说,该校APP今年也增设了自主选宿舍选床位的功能,新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另外,今年学校尝试让不同专业的同学成为舍友,希望增强新生们的社交能力。
就读该校音乐系的朱同学来自云南,她说:“很期待和舍友成为好朋友,我特意带了云南的鲜花饼来与舍友们分享,希望我们能相处融洽,让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部分高校发布 “萌新”大数据
开学季,桂林各高校迎来了新鲜血液,新生们也给校园带来了全新的活力。新学期,桂林部分高校也“玩”了起来,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展示新生大数据,内容包括新生总数、男女比例、年龄、生源分布、新生姓氏等内容。
记者从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这4所高校了解到,今年广西师范大学招收本科新生7100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招收本科新生6420名,桂林理工大学招收本科新生6200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招收专科新生3500名。其中,两所师范类院校男女比例约为3比7,两所理工类院校男女比例约为6比4。4所高校新生年龄基本在18-20岁,年龄跨度最大的为桂林理工大学,新生年龄最大的30岁,最小的15岁,跨度超过15岁。4所高校中,生源地除广西外,以湖南、河南等省份居多。
记者刘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