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疫情发生后,桂林市妇幼保健院设备科及时响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高效有序开展储备、调运工作,全力确保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充足、供应稳定、调配畅通,满足防疫物资需求,坚决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整整齐齐的设备物资
物资保障大多都是体力活,莫景军、常江同志就时常需要承担起物资转运员、物资清点员、物资搬运员的工作,汗水浸透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腰酸腿痛……面对这些,快要退休的莫景军也毫无怨言,急匆匆揉一揉肩膀,甩一甩酸痛的手臂,转身又扛起另一箱物资,小编问他:“为何总这样急匆匆?歇一歇吧!”他头也不回地说道:“他们还等着我呢!”这一刻,我觉得他也是一名战士,冲锋在不一样的“战场”上,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责任和担当。肩上抗着的是一份责任,为能打赢这场战‘疫’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莫景军、常江搬运物资
“防护服50套、酒精30瓶、手消2瓶、手套100双、外科口罩200个、N95口罩86个、面屏100个、靴套50双,隔离衣60件等会等会,我还没清点完!”,正在说话的是物资调配员袁艳芳同志,自从疫情发生以来,她便从早到晚驻扎在单位里。
整理物资
“燕子姐,我们这里临时增加工作任务,还需要一批物资!”“燕子姐,我们需开设隔离病房急需物资和设备!”“燕子姐……”“燕子姐……”,这个被大家亲切称为燕子姐的就是设备科主任郑丽燕同志,在大家眼中她好像无所不能,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找她准没错。的确没错!从疫情发生以来,她就一直坚守在抗击疫情的大后方,为全院干部职工提供物资保障服务,小到领取物资,大到起草各类文件、撰写汇报材料、物资摸底、及时配备采购物资,昼夜忙碌,有时候忙到自己都来不及吃饭,责任意识突显,担当精神倍增。与莫景军、袁艳芳、常江三位同志从零开始对物资转运、分类存储、按需调配等各流程、各环节实行清单化管理,按照疫情防控标准合理使用、合理管控、合理储存。
郑丽燕(左一)跟同事们在忙碌的筹备物资
“我们虽然不是战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但是我们是党员,就更加应该在不同的岗位上默默地付出,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郑丽燕介绍,“设备科负责抗疫物资的采购、入库、打包、分配发放、清洗消杀、分拣以及物资数据统计等工作。为保障核酸采样队员能够按时出发采样,设备科人员每天凌晨4:30左右提前到达医院做相关准备工作,冷链箱中放置冰排、将已打包好的物资及冷链箱搬运到球场处分批发放物资;随后清洗、消杀使用后的物资;消杀完成后将剩余物资进行分类分拣;再打包准备次日采样物资等等。这段时间以来,采样量、物资量大,每天需要准备100多箱物资,大家基本都是从凌晨开始工作,中午不停歇,晚上22:00以后才收工。”
凌晨发放物资
接到上门采样任务的第一天,细心的郑丽燕发现上门采样队的队员身穿防护服,在采样时携带物资很不方便:有些拿垃圾袋捆绑身上、有些用废弃盒子挂身上......存在现场准备花费时间较长,固定不牢也容易脱落等问题,她和科室的人就开始琢磨准备上门采样的“私人定制装备”,一方面方便了采样队员上门采样,一方面也提快了速度。
老式上门采样装备
新式上门采样装备
除医疗物资的保障任务外,设备科还承担了核酸检测设备保障工作任务。11月19日,设备科接到紧急任务,设备工程师韦森立即收集几家医院的核酸检测设备需要调试,21:00多设备到达后,韦森顾不上吃饭,立即安装调试好设备,确保及时投入使用。11月21日,再次接到紧急任务,支援桂林的移动核酸检测车到达,需要医院派出设备工程师拆卸并运送设备到指定地点,张然、韦森白天负责外出核酸采样队物资保障任务刚到家,接到通知后二话不说立即执行任务,连夜工作,直到凌晨才完成工作任务。
移动核酸检测车
调试好的核酸检测设备
在保障外派核酸采样人员防护物资的同时,设备科也保障着院内发热门诊、PCR实验室和临床等工作人员防护物资、医疗物资的随时供应。
一次次紧锣密鼓的物资采购,一项项应急保障措施的实施,一批批送往抗“疫”一线的物资,是设备科党员干部和全体成员在院党委的带领下,用实际行动诠释的初心和使命,用默默付出彰显的责任和担当。他们默默无闻,但英勇非凡;点点微光,却也聚成明炬。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战胜疫情而忘我奋战、无私奉献,他们正是这个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英雄。
文/何永芳
图/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