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下的适龄结婚男女来说
彩礼,永远是绕不开的话题
该不该给,
该给新婚小家庭还是给女方父母,
给多少合适?
动辄二三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彩礼
和因此吵翻的家庭数不胜数
今年春节期间,刚毕业的00后男生杜海就因28万元的彩礼和女朋友家闹了矛盾,按照当地的风俗,男方要给女方28万元的彩礼,而女方也要返还给男方18万元作为嫁妆。这让只身前往浙江杭州本打算月底结婚的他进退两难。
无独有偶
“江西某地不含车房,彩礼超过38万元”
“河南某地全款买车买房之后还要二三十万元彩礼;
“福建某地彩礼最多甚至高达200万元;
“山东某地彩礼要求万紫千红一片绿、
三个九万九、四个九万九”
针对一直以来纷繁复杂的彩礼问题,
各部门和专家也各执一词。
江西大余出台彩礼举报公告:
对天价彩礼不设惩罚措施,劝解为主
3月2日,江西赣州大余县一则关于农村婚嫁彩礼举报公告引关注。公告中的举报范围包括彩礼金额、婚车数量、婚宴桌数和每桌价格。
大余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回应,发布公告是想倡导移风易俗,反对高价彩礼,主要针对农村地区,减轻农民负担。标准是按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倍制定,超过太多就是高价。该工作人员介绍,举报后不设惩罚措施,以劝解做思想工作为主。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在农村推行“低彩礼”,
提倡“零彩礼”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河间市大庄村党支部书记石炳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他将提出建议,“把‘低彩礼’落到实处”,同时在推行“低彩礼”的基础之上提倡“零彩礼”,从而缓解乱象频出的高价彩礼问题。
专家:零彩礼不符合传统婚俗,
总额不超过一个家庭一整年的收入是合适范围
对于零彩礼的观点,福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甘满堂表示,彩礼作为传统婚俗的一部分,推行完全的“零彩礼”不仅不符合传统婚俗(文化),其可行性仍有待考虑,“我们在遏制高价彩礼时,不能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适度的彩礼也是必要的。”
他还认为,彩礼数额“不超过一个家庭一整年的收入”是比较合适的范围,“比如说,去年我国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万块,那么,男方家里如果是5口人的话,女方要求的彩礼就不应该超过10万;如果男方有3口人的话,则不应超过6万。”
甘满堂还进一步分析,“彩礼”问题并不是导致农村男青年“结不起婚”的主要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农村教育等资源的落后,倒逼农村适婚男青年不得不在县城买房,从而为结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针对各执一词的彩礼讨论,
网友们也给出了各自的观点
有网友对
“彩礼总额不超过一个家庭一整年的收入”
持赞同观点
并表示合理范围内的彩礼可以成为婚姻的助力
但也有网友表示,
给不给彩礼完全属于个人问题,
不该成为争论的焦点。
彩礼并不是阻碍适龄男女结婚的唯一话题,
住房、工资等话题同样值得关注
治理天价彩礼,全国协同共进
其实关于天价彩礼的现象,我国一直都在采取积极治理,化繁为简的行动。
2020年5月,山东省沂水县杨庄镇在《关于推进婚俗改革倡导喜事新办的工作方案》中明确,在彩礼金额上,提倡不要彩礼或少要彩礼,一般不超过10000元。
2020年10月,浙江省民政厅就向省内各市、县(市、区)民政局发布的《关于推动家宴移风易俗操作细则》倡导简化仪式,酒席减负,限制规模,摒弃天价彩礼、低俗婚闹。
2021年,河南省宁陵县将婚丧礼俗规定普遍纳入村规民约,倡导彩礼不高于3万元。河南省博爱县制定了文明节俭办理婚事标准,彩礼标准城区不得高于5万元,农村不得高于3万元。
2022年5月,甘肃省定西市出台相关行动方案明确,婚嫁礼金不超过5万元。
2022年5月,四川省凉山州《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颁布实施,先后制定出台多项规定,明确提出婚嫁彩礼最高不超过10万元。
2023年2月2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引导各地在村规民约中充实简办婚丧喜事、减轻人情负担、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孝老爱亲等内容。
彩礼话题争论不休
你怎么看?
End
来源:综合新闻晨报、中国新闻周刊、每日经济新闻、网友评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