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新闻中心 | 动态

临桂两江镇把农家书屋建设成乡村振兴的“加油站”

桂林生活网2352

  近年来,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在推动农家书屋工作中,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建阵地、强队伍、办活动,不断提升农民文化素质,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群众学知识、长技能、强本领的主阵地,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文化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不竭动力。

  “以文兴业”促农发展,“文化插秧”助民增收

  走进两江镇渡头村农家书屋,书柜摆放得整整齐齐,阅览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只见不少群众前来借阅书籍,一个个书柜里摆放了琳琅满目的书籍。这些书籍内容涉及农业实用技术、农村致富经验、政治、法律、文学艺术、农村医疗卫生等,也有孩子们爱读的绘本、神话故事、文学名著,满足了各年龄段村民的阅读需求。读书角位于渡头村委渡头街上,于2020年7月与桂林银行农村普惠金融点联合共建,是桂林市第一个“农家书屋+银行网点”共建试点。

  农家书屋的承办点,是该村委支书自家的房屋一楼,免费提供无偿使用。建成后吸引了周边众多村民、少年儿童前来看书学习,营造了良好的读书风气。同时,利用桂林银行普惠金融点,为周边的村民提供便捷的网银服务。依托农家书屋,成立了“文化插秧志愿小分队”,吸纳种植养殖能手、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等加入队伍。“文化插秧志愿小分队”农闲时到农家书屋充电蓄能,学文化、学技术、学创先争优典型人物事迹;农忙时,便将所学所感播撒到田间地头、创业一线。

  “以文铸魂”春风化雨,“红色故事”经典传唱

  以农家书屋为核心区,精心谋划,科学布局,聚力打造一条“红色爱国研学”之旅。发挥农家书屋文化阵地作用,不断探索打造新时代特色农家书屋,定期举办“阅读红色经典,讲好红色故事”活动,并将阅读推广与旅游服务有机结合,构建“本地书友+游客”的阅读活动组织模式,通过阅读赋能旅游,每年带动服务近万名游客参加读书活动。建成广西省立桂林师范旧址(两江中学)内桂师51烈士红色展示馆。邀请本土非遗传承人到农家读书角,讲解板凳龙、龙灯、松花糖制作过程和技巧,让少年儿童看书的同时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营造浓厚的民俗氛围,让孩子们记住自己的家乡,记住家乡的本土文化。

  积极鼓励依托景区发展民族农家乐,以“文旅+农旅+康旅”多元化发展,挖掘旅游资源,讲好旅游故事,做好旅游推广。重点围绕“罗山湖水上乐园—名人故居”文化旅游路线、“两江村上菜园—下菜园”生态乡村旅游路线,大力发展民族风情亲子乡村游。松花糖制作入选市级非遗项目名录,李征凤故居确定为广西革命文物。《推介两江桑葚》节目荣获桂林市“十佳作品奖”。

  “以文惠民”增添福祉,“文化粮仓”共建共享

  将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妇女儿童之家等站所联动,整合资源优势,拓展书屋功能。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农家书屋打造成假期学习园地,组织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伍,为附近适龄学生免费提供家庭作业辅导、引导图书阅读等志愿服务。通过使用两江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推出的“文明积分存折”运用“累积印章数兑换心仪礼品”的方式,激发前来看书的少年儿童们开展村屯移风易俗活动,提高参与乡村治理的主观能动性。

  探索农家书屋和区图书馆融合运行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定期举办各类读书活动,分享读书心得,融阅读、休闲、交流、创意、体验为一体,打造了具有新型阅读功能的休闲书屋。组织擅长音乐、美术的社工老师,利用周末、暑假给前来看书的少年儿童传授知识,陶冶艺术情操。

  两江镇将继续积极探索农家书屋创新升级工作,创建一批特色示范书屋,培育一批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型农民,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群众的“蓄能池”、乡村振兴的“加油站”。

  通讯员:韩宁 邓燕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
数据加载中...
返回顶部
取消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