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新闻中心 | 桂林

维权平台“12315”都有假?一女子遭遇诈骗升级版,警方介入

法治网2519

  退款过程中遇到

  “商家客服”发送陌生链接

  教育培训机构“老师”声称

  充值一定金额后便能退还费用……

  诸如此类的诈骗手法

  已被广大市民所熟知

  那如果是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和

  全国互联网平台“12315”的客服

  向你提供退款方案呢?

  近日

  家住上海宝山杨行的李女士

  就遭遇了退款诈骗“升级版”

  不法分子甚至还为此仿制了

  一个假冒的“12315”维权平台

  


  6月28日20时许,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杨行派出所接到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指令称,辖区内一位群众疑似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民警陈嘉文、郑斌迅速处警并根据警情信息找到了潜在被害人李女士。

  


  “她自称是‘12315’的维权客服,还说按照她的方法就可以退钱。”据李女士回忆,她前不久正在为教培中心无法按时退还孩子学费的事犯愁,突然有一日,一名自称“315”客服的人添加了李女士的QQ好友,并称可以帮她退回学费。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李女士便通过了申请,接着就被这位“客服”拉进一个名为“维权清退交流”的群内。

  


  


  进群后,李女士又按照要求,在官方应用商店下载了“全国12315”平台的APP,可在软件中并没有找到“客服”所述的相关操作界面。

  “她说我下载的这个是错误的,后来又给了我一个新的链接。”点击下载后,李女士发现这是一个名为“国家官方清退学费”的平台,客服人员介绍称这是“315”消费者维权协会以“第三方”的角色协助清退,学费统一以“购买国库券升值”的方式退回,即购买“国库券”,兑付本金比例的20%(购买1000元,可兑付1200元,退还的学费就是多兑付的20%),以此方式退还学费,而此时维权群内已有多名“家长”表示退费成功。

  “原本我还是有点疑惑的,但是看到‘12315’的平台标识以及群内人员退款成功的截图,我开始有点相信,准备先打款2万元尝试一下,好在民警及时赶到。”看见杨行派出所民警后,李女士坦言道。

  


  民警陈嘉文在仔细查看李女士的手机后发现,不法分子自制的平台标识与官方平台标识存在相似之处,而内部的系统甚至还添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全国12315”平台标志,容易让人误以为真。“这些不法分子就是利用了像李女士这样的退赔人员急于退钱心理以及对于消费者协会的信任进而实施诈骗。”

  经过劝阻,李女士彻底明白了这其实是诈骗分子的新“花招”,立即退出并删除了相关的QQ群和好友。民警还向李女士主动宣传了退费维权的合法途径和方式,并向有关部门反馈下架该涉诈APP。

  目前,警方正对此案件开展进一步调查。

  警方提示:

  任何以所谓“预存金额获返利”“认购证券抵学费”“引诱投资返利”的“返款方案”都是诈骗!更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二维码或链接、下载App,如有疑问,请及时拨打110报警或反诈专线96110进行咨询。

  来源|东方网(作者 通讯员游健一、薛宁薇)声明|文中图片转自原文章,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
数据加载中...
返回顶部
取消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