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桂林市直属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正式启动并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这项改革将从2021年秋季学期起施行,事关市直属公办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在编在岗教职工(含使用聘用教师控制数教师)。

体制障碍进一步打破
“县管校聘”主要是为了促进教师交流轮岗,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由学校聘用,教师工作的学校由县级教育部门统一调配,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
实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本质上是编制部门和人社部门向教育部门放权、教育部门向学校放权,通过按规定标准统一核定编制和岗位总量,由市教育局在总量内按规定程序统筹管理。
桂林将通过改革,努力破解中小学特有的编制核定滞后和教师补充不及时等问题;努力破解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难、校际间城乡间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努力破解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问题;在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基础上,努力破解乡村教师招聘难、留不住的问题。
作为自治区确定的全区20个县(市、区)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试点之一,桂林荔浦市的经验做法已在全广西推广。2020年,第二批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在临桂、灵川、兴安、资源、灌阳、龙胜、永福、恭城、阳朔等9个县(自治县)区推开。2021年,还未改革的县(区)将推进第三批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市直属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将从秋季学期起施行。
校长将三年一聘
据了解,这次启动的市直属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共出台了“1+6”共7个方案,其中,抓好校长副校长竞聘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借此,桂林将建立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对校长、教师实行三年一个聘期。校长和副校长由市教育局聘任,聘期原则上在同一所学校不超过两个聘期,特别优秀的可适当延期。
好学校离不开一个好校长。从荔浦市试点工作看,这项改革是成功、可行且深受好评的。
荔浦市现有初中10所、完小校59所、教学点80个、中心学校13所,在编教师2784人,其中校长82名。在荔浦市82所中小学校长竞聘中,74名原校长成功竞聘上岗,有8名校长落聘;6名中层以上干部竞聘为校长,2名优秀教师竞聘到完小校校长岗位;18名校长交流到同级别岗位的其他学校,占比为22%。一些积极性较差、能力水平一般的校长落聘,一批年轻有朝气有思想的中层领导补充到校长队伍,一改过去“求人当校长”和校长流动难的被动局面。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综合考虑市直属中小学校长办学理念、管理责任、管理能力、管理效果、社会评价、学校规模、任职资历等要素,将校长分为4级6档,即:特级校长、高级校长(分为高级一档、高级二档)、中级校长(分为中级一档、中级二档)、初级校长。起始聘任的校长均定为初级,每级每档实行比例控制,每个年度组织晋档升级评定,评定办法和比例另行制定。校长聘任期满后,未获聘任的,不再享受校长职级绩效。
根据方案,桂林市将有23所学校的将通过竞聘产生校长书记“一肩挑”23名、副校长82名。
建立交流轮岗制度
教师交流轮岗范围则为市直属中小学校长(含书记、副校长),在编在岗教职工(含使用聘用教师控制数教师)。交流轮岗比例为:每个聘期,教师交流轮岗人数应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人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人数应不低于本校当年交流教师总数的20%。
市直属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进一步明确了交流轮岗范围为市直属中小学校长(含书记、副校长),在编在岗教职工(含使用聘用教师控制数教师)。交流轮岗将通过竞聘上岗,实现校长和教师的合理流动。
交流轮岗执行的是分层平行交流轮岗,即原则上任教高中的教师在具有高中学段的学校间交流轮岗,任教初中的教师在具有初中学段的学校间交流轮岗,任教小学的教师在具有小学学段的学校间交流轮岗,幼儿园教师在具有幼儿园学段的学校间交流轮岗。
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也对特殊人群予以保护。目前已明确可不参加或暂缓交流轮岗的四种情形包括:处于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教师,暂缓交流轮岗;患有重大疾病在治疗期内的教师,不参与交流轮岗;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不参与交流轮岗;因其他特殊原因暂时不宜交流轮岗的,暂缓交流轮岗。
7月9日,市直属中小学校长、副校长竞聘演讲在市教育局顺利举行。当天共97名竞聘候选人参加了竞聘演讲。









来源丨记者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