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新闻中心 | 桂林

【乡村振兴】5年时间,他从贫困户变身成致富能人

桂林生活网3685


  今年41岁的蒋明是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平野村“十三五”期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几年来,在党的扶贫政策鼓舞下,他和妻子立下脱贫志,带头发展山羊、生态鱼、鸡鸭养殖和猕猴桃种植,探索出了一条产业脱贫之路。短短5年时间,蒋明从贫困户摇身变成致富能人。

  上山养羊,点燃生活希望

  蒋明家中6口人,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两个小孩,因为缺少劳力,他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戴上了贫穷的帽子。当时他就想,“国家扶贫政策虽然可以帮助家庭熬过艰难的日子,但是不能一辈子依靠国家政策,一定要通过自己努力,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2016年,蒋明怀揣着五万元扶贫小额信贷,跑到到几百公里外的贵州买了100多头山羊,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在两年的养殖过程中,蒋明不断学习一些山羊的常见病预防和治疗,羊场渐渐有了效益。后来,他被聘为生态护林员,承担村里生态公益林的日常巡视及管护工作。“山羊食性杂,对生态的破坏较大,如果继续养羊,必然对生态造成破坏,群众也有意见。”蒋明说。于是,他将山羊全部卖掉。虽然两年的付出没有换来预期的经济效益,但是通过自已勤劳的双手,点燃了生活的新希望,坚定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挖塘养鱼,摘掉贫穷帽子

  “在困难面前不能低头,一定要靠自己富起来,别人从土里刨金,我要从水里捞银。”蒋明说。 2017年,蒋明萌发了养殖鱼塘的想法,这一想法获得了乡、村两级和县级后援单位帮扶责任人的支持。很快,土地流转、鱼塘深挖、放闸蓄水。1000多平方米的鱼塘放养了草鱼、鲤鱼等各类鱼苗,总计达5万余条。现如今,每逢周末、节假日都会有很多人到他的鱼塘钓鱼。“养鱼+垂钓”模式,让蒋明有了稳定的收入,目前鱼塘年产鱼近1万斤,年收入约10万元,终于成功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开荒种果,摇身变致富能人

  “不折腾的生活不适合自己。” 蒋明笑着说,生活越来越好,对未来的日子信心满满。鱼塘养殖步入正轨后,他又将目光盯上了村里的几百亩荒山。

  平野村地广人稀,坡地顺风向阳,土壤属微酸性沙质土。广西植物研究所的专家来考察后,发现这样的土壤很适合种植猕猴桃。于是,他与村干部和扶贫帮扶联系人商量,决定种植80亩猕猴桃,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发展猕猴桃产业。

  “多亏了党的扶贫政策。”蒋明说,猕猴桃基地的建设,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给他吃了“定心丸”。龙胜县有关部门先后扶持了近100万元帮扶资金,为猕猴桃基地修建了园区道路,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设施,搭建了避雨钢架棚,还建了猕猴桃冷藏库。“进入丰产期后,亩产可达3000斤,亩产值3万元。”蒋明说,下一步要成立公司,采取村民入股机制,解决其他群众长远增收难题。

  现在的平野村,家家户户种柑橘、猕猴桃、百香果,已成了“花果山”。“今年又种了650亩的草珊瑚茶,鱼塘边的那块空地也已经整好了,准备起个新房做农家乐。”谈到将来的打算,蒋明夫妻两人都充满了信心。 “从贫困到致富,并不是一步之遥,脚踏实地、辛勤劳动才是脱贫致富的法宝。”蒋明说。

  (吴生斌 蒙树梅 文/摄)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
数据加载中...
返回顶部
取消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