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通路是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对于大多数血液透析患者来说,血液透析通路首选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为保证透析充分,要求血管具有足够的血流速率且易于穿刺的特点。血管内膜增生狭窄、血栓形成等是血管通路无法维持血液透析的主要原因。介入微创技术,仅仅针尖大小的伤口,使用头发丝般细的导丝,以及能像气球一样吹起来的球囊,就能快速解决通路狭窄问题,恢复血流,使用这种方法患者痛苦小,花钱少,也为患者节约了有限的血管资源。
患者手术创口只有针眼大小,肉眼几乎无法识别
赵大爷是一位因尿毒症需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近日发现左上肢自体动静脉瘘不能触及博动及震颤,1周需要血液透析3次的赵大爷忧心忡忡地到南溪山医院肾病内科就诊,医生通过血管B超检查发现赵大爷身上的动静脉内瘘的吻合口处狭窄并且已经有血栓形成,无法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透析,如果再重新手术建立内瘘,内瘘还需要4-6周才能使用,因为身体的血管资源是有限的,无法再生,废了一根就少了一根。赵大爷心急如焚,于是肾病内科联合血管外科,结合赵大爷的血管病变特点,制定了详细手术方案,到介入室局部麻醉后进行微创手术,医生通过头发丝粗细的导丝配和球囊扩张吻合口狭窄处,并在手术台上予溶栓,迅速为赵大爷开通了闭塞的内瘘血管,只留下了针尖样大小的伤口,术后当天赵大爷就可以使用自己身上的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了,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上图造影可见自体动静脉吻合口不通,显影只见残端,用导丝通过吻合口,再用球囊依次扩张,扩张过程可见吻合口及血管有明显狭窄,扩张后造影可见血管通畅,可触及自体动静脉内瘘博动及震颤)
(上图造影可见自体动静脉吻合口处明显狭窄、静脉段狭窄明显,球囊依次扩张吻合口狭窄处及静脉段狭窄处,再次造影可见狭窄明显改善)
据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血管外科主任胡长付介绍,目前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在该领域已经十分成熟,球囊将血管撑开后即可取出,不会滞留患者体内,术后患者立刻就可以进行透析治疗,是急需透析而又血管狭窄的患者的最优选择。
患者恢复良好
据悉,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血管外科联合肾病内科团队为血液通路透析患者精准、个体化的治疗,快速为患者解除血管狭窄及闭塞,小小球囊就能还血液透析患者一条通畅的“生命线”。(通讯员唐康岁 戚雅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