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新闻中心 | 桂林

痛心疾首 如何让悲剧不再重演?

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2698

  ■“暑期第一杀手”7月已吞噬9条生命

  ■溺水后4-6分钟是黄金救援时段

  ■避免学生溺亡不仅要“堵”还要“疏”

  暑期本是孩子们开心的日子,但几条“揪心”的新闻成为了人们关切的头条。

  7月8日,市区解放桥下,一初二学生溺水身亡;同一天,兴安县界首镇,一初中生溺水身亡。

  7月10日,平乐县源头镇,一学生溺亡。

  7月14日,桂林市公安局官微发布“紧急提醒”,称近日雁山区龙门大桥下漓江水域发生了一起溺亡事故,有一名大人与一名小孩溺水,发现时已死亡。

  看完这些冰冷的案例,揪心的情绪还未舒缓,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又有4个年轻的生命消逝在水中。此外,还有两名男孩在溺水后幸运获救。

  溺亡事故的清单每年都不算短,痛定思痛,防溺水这根“安全弦”须时刻绷紧。

  接连多人不幸溺亡

  进入暑期,我市发生多起溺水事件,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的几起溺水视频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视频里冰冷僵硬的溺水者让人感觉透不过气来。

  记者了解到,7月8日-7月14日的溺水事件就有4起,5名死者中3名是学生,还有一名大人与一名小孩。

  而就在刚刚过去的4天内,又有4人溺水身亡。

  7月15日下午,市区西清湖发生一起溺亡事件。记者了解到,溺水身亡的孩子是市区一所小学的学生。当天下午,孩子和一同伴来到西清湖游水,期间发生溺水,其同伴见状大声呼救,周边群众闻声赶来营救。虽然孩子被救了上来,令人遗憾的是已无生命体征。

  7月17日下午,几段关于灵川县三街镇两名女生溺亡事件的视频在微信上传播。其中一段视频中,两名女生平躺在河边。一名中年妇女蹲在一旁哭喊拉扯着其中一名女生,但已回天无术。

  当晚,一张“防溺水安全警示”说明了这起事件的情况,经记者核实,桂林某校学生肖某某、龙某某(16岁,湖南人)随肖某某的母亲杨某某到三街潞江村委车上村拱桥水潭游泳,肖某某和龙某某不幸溺亡。

  记者从灵川县有关部门了解到:7月17日14时16分,灵川县公安局报警中心接到报警,称这两名女生在河边游玩时不慎落水,两名落水女生已打捞上岸,疑似无生命迹象。接报后,灵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要求三街镇组织人员妥善处置。县公安局、三街镇政府立即组织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处置。目前,相关善后工作正在开展。

  昨天下午,市区净瓶山大桥下悲剧再次重演,一名溺水男孩被打捞上岸,经医务人员确定,该男孩不幸身亡。记者从桂林市公安局漓江公安分局了解到,那名溺亡男孩14岁,当天和两名同伴在附近游泳。期间,3人均发生溺水,一人自救上岸,一人被人救了上来。

  溺亡,年年在预防,却年年在发生。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至2020年,暑期本地溺亡的人数都在两位数以上。虽然各种数据和事例都在反复强调溺水的危险和高发性,但这些年每逢进入夏季,尤其是暑假期间,溺亡事故仍然不断出现。

 

  成功救援非常不易

  溺水后生死取决于几分钟内。在桂林丰富的水系资源之下,溺水成功救援则更多依靠运气。在这几分钟内,刚好有身怀专业素养的成年人经过,可能将溺水之人救起。

  7月14日下午,市区先后发生两起溺水事故,所幸溺水者得到及时专业的救护,两人均转危为安。

  唐军文是桂林市潜途潜水俱乐部的教练。7月14日下午,他受邀在漓江安厦世纪城段的漓江水域给他人进行潜水培训。下午3点30分左右,培训结束后,他正在岸边收拾装备。这时,他听到离他10多米的地方传来呼救声,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在离岸边五六米远的水中挣扎,岸边还有3个同龄男孩正在呼救。他丢下手中的装备,迅速跑了过去,跳入水中游到那个男孩身后,迅速把男孩推到岸边,然后拖上岸。因为施救及时,这个小男孩身体无恙,人还很清醒。

  事发地是一个近水平台,这4个男孩当时轮流在平台上跳水。唐军文立即教育这些孩子,没有大人陪伴就来游泳相当危险,万一有人出事,给自己和家庭造成的伤害是难以承受的。

  男孩们试图向唐军文解释,溺水男孩是会游泳的,谁知道他一跳进水里就溺水了。唐军文担心他们不肯离开,就说:“今后如果再见你们来这里玩水,我就会告诉你们的父母和学校老师。”那4个男孩答应以后不来这里玩水,收拾东西离开了。

  同日下午6时许,桂林御林湾小区游泳池内也发生了惊险一幕。一名年约6岁的男童在家长没有注意的情况下,自行到游泳池深水区玩耍,被发现时,他已失去意识浮在水面上。随后,他被迅速转移到游泳池边,但无呼吸脉搏无心跳,情况十分紧急。

  幸运的是,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新生儿科护士潘莉莉正好带小孩在该游泳池玩耍。她获悉情况后,立即对那名男童实施心肺复苏。经过紧张施救,男童终于恢复呼吸心跳。救护车赶到后,该男童被送去医院救治。

  “我当时大概按压了2分钟,男童才恢复过来。”潘莉莉事后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溺水后的黄金救援时间在4-6分钟之内,如果错过了这个救援最佳时期,对大脑细胞将产生不可逆的损伤。据了解,那名溺水男童目前已经平安出院。

  这两个溺水的孩子很幸运。记者了解的7月溺水事故中,被成功救起且身体无碍者少之又少。

 

  黄金抢救时间4-6分钟

  对于溺水者来说,几分钟的最有效抢救时间,无异于是与“死神”赛跑。

  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松从急诊的角度介绍说,溺水抢救的黄金时间,只有4-6分钟。人一旦溺水,水进入体内后基本都是在胃里,而不是肺里。因为出于生理反射,人的声门就会闭上,声门关闭之后呼吸自然停止,呼吸停止之后,由于没有主动吸气动作,所以进入肺里的水仍然很少。期间,声门关闭到心跳完全停止中间还有几分钟的时间,这段时间把溺水者救上来,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非常重要。施救者要做的是,立即打开溺水者的口腔,迅速清除里面的异物和水。若溺水者意识丧失,不能触及脉搏和呼吸,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需要提醒的是,这个时候没必要去过度控水,比如互联网传播的那些把人倒挂在背上奔跑,这是不对的,就算把水控出来了,也是胃里的水,不是肺里的水,反而还耽误救命的时间。

  “大脑神经细胞损伤时间是6分钟,人在这6分钟之内救过来,可以完全康复,没有脑功能的损伤,超过6分钟的,可能会有后遗症,出现不可逆转的损伤。”王松表示,从淹没到抢救在10分钟之内的,抢救成功率是很高的。10分钟之后还比较好,但25分钟之后,抢救成功率就低了。只要有一线机会,就不要轻易放弃心肺复苏,并一直坚持到120人员到场。

  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新生儿科莫主任则介绍了低龄儿童溺水的“可怕”。他们不像成人可以拼命拍水求救,他们的溺水过程往往是短暂且无声。实际上,溺水者很多时候是处于站立的样子,或者好像在水里垂直爬一个隐形的楼梯。别人看到溺水者的头在水面上,嘴巴有时候在水外,有时候在水里,一上一下好像冒泡。

  比如一个即将溺水的孩子,他的眼睛睁着,嘴巴半闭,身体垂直,有时候嘴巴在水上,有时候嘴巴在水下,上下漂浮,但因为身体都是垂直的,所以往往被认为只是在玩水,有些家长也没有注意,实际上孩子已经溺水了。

  所以,针对低龄儿童,只要孩子靠近水边,家长就必须提供持续性的“接触式看管”,自己跟孩子的距离不能超过一臂。在任何情况下,不能将孩子独自一人留在水里或水边,一秒都不可以。

 

  防溺水既“堵”也要“疏”

  无论抢救溺水者的时机把握得多么准确,对溺水者和救人者都是一场“赌局”,没有人有十足的把握。但生命不应该成为“赌注”,因为输的代价太大。

  唯一能避免付出巨大代价的方法是远离溺水的“赌局”。暑期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大量的未年成人“入局”,大大增加了溺水伤亡的可能性。

  因为超高的致死率和频发率,溺亡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儿童意外身亡的第一“杀手”。根据国家卫健委和公安部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5.7万人溺亡人数中,少年儿童占了56%,相当于平均每天有88个孩子因溺水失去生命。

  就桂林来说,溺亡高发的影响因素很多。桂林公开水域资源丰富,加上近年来游泳设施的配备增加,游泳者基数庞大。同时,生活习惯的改变也成为了影响溺水事件的因素,“旱鸭子”越来越多,自救能力大幅减弱。

  每年暑期,从政府部门到社会组织,从企业单位到学校班级,桂林开展了大量的防溺水工作,出台有关文件、开展专项检查、加强宣传教育、设置警示牌、落实人员日常巡逻等。

  在学校日常教学中,防溺水等安全教育工作一刻也没有松懈。各个班级每个星期都有安全教育课,防溺水是重要一课。有些学校要求孩子们齐声背诵防溺水“六不准”: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暑期开始前,学生家长们都会收到“防溺水安全教育承诺书”,家长们就是假期“防溺水”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承担起孩子的全部监护责任。

  除了家长上心之外,防溺水的“篱笆”要扎得更紧还需各方参与,并将责任细化。记者采访的多方人士都建议,应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将责任细化到家长、学校、教育部门、政府部门和一些江河湖库管理方等,通过共同参与,形成一个防溺水堡垒。只有大家身上有了责任的担子,才会真正重视。

  当然,全靠抑制孩子们戏水天性的“堵”,并非是一劳永逸的办法。因为总有些孩子会想办法逃脱看护,满足自己戏水的好奇心。除了堵住危险以外,适当的“疏”是必要的——一定程度满足孩子们戏水的需求,同时让他们掌握游泳技能,以便于自救。

 

  ■新闻链接

  各地防溺水有啥招?

  云南从去年开始试点儿童防溺水预警系统。该系统安装在通往危险水域的必经之路,当有儿童经过时,能自动识别并发出警告。若儿童无视警告,系统会通过人脸识别调出儿童的信息,将危险预警信息发送给家长、学校和村委等,而且系统会优先给孩子家长打电话。当发生溺水事故时,系统会一键报警,通知附近的水务部门和公安机关。

  有些地方还用物质奖励让民众参与到防溺水工作中。如广西博白县对提供学生玩水线索的人给予最高500元的奖励。

  “疏”的方面,也有办法。长沙已经连续11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让全市游泳场所在暑假期间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避免孩子们“野泳”。

  记者沈青 申艳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
数据加载中...
返回顶部
取消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