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手上,
她叫“是会做胭脂的声爷”。
她擅长复原中国古代化妆品,
一款“洛神膏”令她收获千万点赞,
秒速“封神”。
90后妹子的执念
“声爷”是个90后的妹子,出生在广西岑溪农村,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她小名“李声声”,自认属于“直男”,所以自称“声爷”。
“声爷”在大学学的是幼教。那时,网上和坊间都在热议化妆的历史,所讨论的几乎全是西方的化妆品沿革。“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难道中国的古代美女就不用化妆吗?”彼时的“声爷”,开始关注中国古代的化妆品。
但无论是网上还是书上,关于中国古代化妆品的记述都很少。就算偶有记载,也不过只言片语,语焉不详。若想将其复原,谈何容易。
令“声爷”收获最多的,是李芽教授关于中华妆容的系列著作,结合《齐民要术》《本草纲目》《事林广记》《天工开物》等古籍,从2015年开始,“声爷”开启了她的复原中国古代化妆品之路。
第一个被复原的是朱砂口脂,这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化妆品之一。朱砂是天然的红色矿物,自古便被人们用于涂抹红妆。但是天然矿物是没有附着力的,要想让它附着在皮肤上形成妆容,就得辅以其他原料。比如加入适量的牛油或牛骨髓。
简单几步,便首战告捷,这让“声爷”欣喜若狂。
誓把古代化妆品都复原
然而,朱砂毕竟是有毒物质。因此,复原的朱砂口脂,终究是一款不宜使用的产品。复原其制作过程,不过是满足一下大家的好奇心。
有毒的古代化妆品不止朱砂,不少曾经令人趋之若鹜的美妆用品,都是用有毒原料制作的。比如,古时用于遮掩皮肤瑕疵的铅粉、铅白等,“洗尽铅华”一词便与此有关。但铅本身是重金属,“声爷”虽然也成功复原了这些化妆品,但也仍然只能让人“看个热闹”,不能使用。
“声爷”又开始新的复原尝试。这一次,她要复原的是古时化妆用的粉。古时的粉以铅粉最为常见,但要论健康、天然,还要数米粉。
将大黄米经过精选、研磨、浸泡、发酵等一系列繁复的工序,同样再经过半年的等待,从纱布上剥下几小片粉胚,经过再一次研磨,最终才得到一小盒米粉。
她把小妹拉来试妆,一边用现在的散粉,一边用古法制作的“米粉”,特写镜头下看不出丝毫差别。
有了“米粉”的成功,“声爷”的尝试也越来越多。中国古代的胭脂分为绵胭脂金花、花露胭脂、玫瑰胭脂等几大类,其中的口脂则有石榴妖、大红春、小红春、嫩吴香等16种之多,每一大类、每一种又有不同的细目名录。
“声爷”成功复原的古代胭脂。
时至今日,她已经复原了好几个大类的胭脂和十来种口脂。一款“洛神膏”更是令她收获千万点赞,秒速“封神”。她说,她要把所有的品类细目都做一遍。
“国风”偏爱归隐田园
成功复原一系列的中国古代化妆品,便一次次地试妆,“声爷”很自然地把妆容和汉服搭配在一起,从此,“国风”成了她的一大标签。从2018年起,她开始在快手上更新视频,记录自己复原中国古代化妆品的每一天。
大学毕业后,“声爷”回到了农村老家,因为她觉得那里更需要她,也更适合她。在村里“隐居”,对复原古代化妆品带来很多便利。
“声爷”在调制复原古代化妆品青黛粉。
比如草木灰,这是古时常用的碱,在制作化妆品时,中和酸性、萃取提纯、油脂皂化等工艺都会用到它。不同种类的草木燃尽后形成的灰,在气味、品性、功能上还会有细微的差别。在城里,要想得到不同的草木灰,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而在村里,不过是几分钟的事。
到了夏天,蚊虫肆虐,亲友想要些天然无害的驱蚊露,妈妈知道“声爷”会做,前提是需要大量的薄荷,于是便在地里给她种了一片;做胭脂要用到蜂蜡,爸爸便从养蜂的老友那里给她“顺”来一大块;找上好的油脂来做口脂,奶奶不一会就能给她找来上好的茶油……这些,都是在老家才有的便利。
只为多一些文化自信
网络发达的今时今日,“隐居”的“声爷”和同好们交流很顺畅。每一次尝试,成功或失败,都有人一起或额手称庆,或扼腕叹息。
在快手上,“声爷”始终是那个俏皮搞怪而又不失端庄典雅的妹子。她每一次出手,都技惊四座;每一次出品,都巧夺天工。但在镜头的背后,“声爷”其实也经常“翻车”。
由于古代化妆品的原料和制法大多没有详细记载,仅凭文献中只言片语的记述去复原其全过程,惟一的办法只有不断尝试,在一次次“翻车”中总结经验,重头再来。
复原的路上还需要不小的投入,比如复原红蓝花胭脂需要用藏红花,这一味名贵的药材,品质上佳的要几百元一克,要做出一瓶红蓝花胭脂,需要的量可想而知。虽然藏红花可以用草红花代替,但出品的品质要差很多。
要投入的不止是金钱,时间和精力也同样难以言说。比如此前复原的“洛神膏”、“米粉”,动辄需要半年的制作和等待,其中一个步骤稍有差池,便前功尽弃。
“说实话,相比我们现代科技制成的化妆品,很多古代化妆品的实用性并不强,甚至有些古代化妆品是不能用的,比如铅粉,用了会引起铅中毒。”“声爷”说,尽管这样,她仍然乐在其中。除了复原中国古代化妆品,她还会复原一些古代饰品。她说,她愿站在传统文化的一个角落里,尝试着和大家一起复原传统。她想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这样的传统文化,多一些文化自信。
来源丨南国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