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新闻中心 | 专题信息

灵川县灵田镇:“三链”顾好民间传统文化“传家宝”

桂林生活网1756

  传统文化能有效倡导乡风文明,文化惠民能助力移风易俗、助推乡村振兴。近年来,灵川县灵田镇不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保护弘扬民间传统文化的抢救、挖掘、传承、传播方面倾注更多精力。

  戏班为群众表演

  顾好“传承链”联结戏班表演。通过民间表演戏班不断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交流传承。积极争取上级文化部门资金6万元为东田村传承近百年的桂剧戏班修建新的文化戏台,并将剧班负责人党员秦良玉培养成非遗传承人,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戏曲文化,戏班成员白天在田间忙碌,夜晚劳作之余聚在一起切磋技艺,给年轻人授艺,逢年过节走村串寨为乡邻免费演戏,获得群众的喜爱;不断创新表演曲目,从《秦香莲》《白蛇传》《穆桂英招亲》等来自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剧目,随着时代的发展变为《免彩礼》《婆媳之间》等反映新时代文明建设的曲目,让移风易俗旨意浓厚,让传承接轨时代变化;不断增强表演水平,戏班成员在表演艺术上,愈发追求细腻婉约、刚柔并济,为传承民间传统文化发挥艺术衔接的桥梁纽带作用,增进艺术交流。

  上长岗文艺队傩舞

  顾好“宣传链”联结传播氛围。大力开展民间传统文化宣传工作,营造浓厚文化氛围。通过村屯“大喇叭”、横幅标语海报、显示屏等传统宣传模式营造乡村间浓厚氛围,提升村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关注。通过公众号、微信群、主流媒体等新网络进行宣传报道,引导社会大众关注乡村传统文化;利用戏班浓郁的乡土气息作宣传载体,东田文艺队桂剧、四联舞狮、上长岗文艺队傩舞等,在表演演出前,装扮好的演员们走在村庄的小路上,吸引邻里乡亲和游客前往观看;邀请记者、摄影爱好者进行镜头宣传,镜头下传统艺术文化的特写与细节,拍下表演的精彩瞬间,记录演出的精彩片段,激发社会大众的艺术情怀和探寻心理,将民间传统文化向更广阔的外部传播。

  堰头村文化墙

  顾好“保护链”联结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灵魂与价值指引,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是乡村振兴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入挖掘民间传统艺术瑰宝,积极配合上级文化部门对灵田镇乡村传统文化的挖掘与探索,龙舟音乐、长岗岭历史文化、四联迪塘古村落民俗文化艺术节等民间传统文化被不断挖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捐赠6万元用于四联村迪塘自然村文化活动室建设,乡村文化开展有平台,积极进行长岗岭古村落摄影宣传拍摄,乡村文化展现有途径;深入巩固民间传统文化,建立镇级文化站所、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写春联、看电影、演文化小品等特色活动受到广大群众喜爱。村委文化长廊、村头文化墙等方式展现村级文化和新时代移风易俗、村规民约,传统文化节日、建党百年等文艺汇演既展现民间传统文化,又使传统与现代表演艺术有机结合,赢得台下观众阵阵喝彩;实现民间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针对各村传统文化遗存特点制定合理的保护规划措施,有针对性、分阶段进行保护,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介入,采取经济手段促进其传承,在复兴传统的基础上,满足广大村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保障村民的文化权益,重建新的乡村精神和乡村理想,唤起村民的文化自觉,培育新农村建设的合格人才。

  通讯员 秦恩敏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
数据加载中...
返回顶部
取消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