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水镇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整合盘活各种资源,通过抓本地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钱袋子”,取得明显成效。
盘活资源创收
该镇立足现有资源,大力谋划、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发展高山冷水鱼养殖产业,采取“基地+农户”模式,农户出场地劳动力,村集体投资建鱼塘、购鱼苗,出售所得款按比分成,带动百余名农户在家发展养殖,促户增收。发展青钱柳茶产业,整合青钱柳资源,申请注册“大仙龙溪茶”商标,争取项目资金新建大仙青钱柳茶扶贫加工车间,购置茶叶加工生产设备,已建成试产,实现青钱柳产业“产、供、销”一条龙发展。发展芦笋种植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社,党员与脱贫户抱团发展,全镇种植芦笋500余亩,带领20余户脱贫户发展芦笋种植,让30余名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挖掘龙水镇农耕文化、饮食文化等资源,融入党建元素,建成龙水镇荷花山庄、万福山庄两个自治区四星级农家乐和集主题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作用于一体的聚龙生态园,乡村旅游初具规模。
抱团发展创收
该镇以龙水万穗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聚龙生态园为核心,联合桥渡、同安、辛田、光田、长井等村形成禾花鱼养殖特色产业带,突出禾花鱼特色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建成了50亩连片、100亩连片的村集体经济禾花鱼养殖基地,基地由合作社出资购买鱼苗和鱼饲料,与农户签订5年的禾花鱼养殖合作协议,通过农户代养的方式,提供高质量的禾花鱼交由合作社出售,待禾花鱼丰收时,还将根据时令和市场,推出一批纯手工烘烤禾花鱼产品,进一步提升禾花鱼附加值和拓宽产品的销售区域,这种方式不仅带动了产业发展,而且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增收,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政企联动创收
发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政企”作用,打造龙水镇禾花鱼特色农业党建点,成立禾花鱼养殖“党群互助小组”,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从育苗、培育到禾花鱼销售实行全过程跟踪指导,推广“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将禾花鱼养殖的经济效益产生前移,延长可盈利可销售期限,极大地提高了养殖积极性。引导党员建立禾花鱼养殖技术研发组、产业管理组、销售服务组,在严把禾花鱼质量、拓宽禾花鱼销路上下功夫,共推广乌鲤禾花鱼提纯复壮、“稻坑(沟)养鱼”、“稻-灯-鱼-菇”等养殖技术13项,其中龙水万穗稻渔综合种养项目还被列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今年该镇在早、中、晚稻田间养殖禾花鱼面积在6.6万亩以上,平均每亩可产乌鲤禾花鱼30斤,按市场价25元/斤计算,全镇禾花鱼生产总值达到4950万元。
通讯员:唐新梅 包文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