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近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学院“塘木匠——榫卯”暑期实践团赴三江侗族自治县三江鼓楼,开展“探索榫卯奥秘、宣扬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
桂航学子对工作人员进行采访
出发前,团队成员对三江鼓楼进行了资料收集,了解了其杉木凿榫衔接结构。鼓楼通体本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采用榫卯的啮合结构使其整体严密坚固,数百年不朽不斜。调研团成员们满怀着憧憬期待与好奇,一起踏上了此次奥秘探索之旅。
桂航学子对景区周边民众进行采访
桂航学子与景区周边民众合照
桂航学子在参观三江鼓楼
活动过程中,项目团队成员前往三江鼓楼进行了参观,并与鼓楼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于鼓楼的保护、修复及鼓楼对于侗族文化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详细了解。得知在保护方面有几项原则可以作为依据,分别是整体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其中最令成员们印象深刻的是参与性原则,只有当地居民才是最熟悉他们自身的生活环境,以及清楚他们的真正需求,所以只有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才能使古城保护具有现实意义。因此一项文物的保护不仅仅是国家的责任,也不仅仅是政府使命,更是关乎到每一个人的荣誉感,那是对于自身归属的荣誉感。
此外,团队成员通过多方采访、调研,了解了当地民众对于三江鼓楼与侗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得知在侗族历史上,凡有重大事宜商议、起款定约、抵御外来骚扰,均击鼓以号召群众,因此无事是不能随意登楼击鼓的。团队成员也亲身体验了一番在鼓楼击鼓,不愧是千里传音,余音绕梁。
通过本次调研,团队成员深深被侗族文化的魅力所吸引。返校后,团队将会继续对三江鼓楼文化进行宣讲,让更多的同辈朋友们了解到侗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团队成员为载体,帮助更多的当代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通讯员:段梦伊 王梦月 摄影:邱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