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新闻中心 | 县区

阳朔“易地搬迁”让穷山沟飞出“金凤凰”

3921

  近年来,为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阳朔县在搬迁群众的设施配套、就业、就医、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认真谋划、扎实推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学生,阳朔县先后制定出台了相应的鼓励帮扶政策,努力为搬迁群众子女入学提供优质服务。阳朔县阳朔垌村飞出一只“金凤凰”,易地搬迁户黄焕斌的儿子黄锦荣,今年以高考504分的成绩考入广西民族大学,这让其丧失劳动力的父亲和勤劳善良的的母亲倍感欣慰。

广西民族大学调研组到金宝乡安置点黄锦荣家中调研


  挪穷窝 断穷根

  昔日的阳朔垌村属于“十三五”贫困村,九分石头一分地,人均耕地不足1亩,不仅贫穷落后,而且脏乱差现象非常严重,黄焕斌一家五口人便是这个小山村的村民。在阳朔垌村泥瓦房居住时,交通不方便,生活条件落后,夜间蚊虫多,写作业只能在昏暗的灯光下进行,遇有下雨天气还要担心雨水渗漏问题,黄锦荣说:“每当下雨的时候,家里的瓦背都会有雨水渗一下来,假如雨接连下几天,就非常能体会到杜甫诗中‘床头屋漏无干处’的意境。”

  2017年,为了解决金宝乡群众的温饱以及生产生活问题,阳朔县开始出台政策组织金宝乡群众移民搬迁。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启动,为了让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父亲黄焕斌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带头搬迁到金宝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来到新的环境,新家为黄锦荣家庭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夜间有充足的光线,身处集镇之中,交通便利,出行、买菜和上学都很方便,不用再像从前那样,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只为买菜,也不用再为上学要比其他同学早几个小时离开家门而烦恼,街坊邻居也很友好,在这里找工作也方便,这几年的寒暑假,懂事的黄锦荣都会在安置点附近做短期工,挣钱填补家用。

  搬出大山 搬出希望

  刚搬到安置点时,父亲黄焕斌因患有高血压,加上一直过劳工作,导致脑出血和中风,丧失劳动力。眼下,入出不敷的生活费成为了摆在眼前的一道难题。“作为父母,肯定是要支持孩子读书的,但是上学支出已超过了我们整个家庭的承受范围。当时有人劝我,家里条件不好,不如让孩子去打工。”母亲张元香哽咽了一下,“如果不给孩子们读书,他们会像我一样困在大山里出不去,我不希望孩子走我们的老路。”和一些村民的想法不同,黄焕斌和张元香始终认为,孩子不上学就没有出路,砸锅卖铁也要供读书,后来还是借钱给孩子交了学费。“当贫困户并不光荣,更不能等靠要,只有自力更生才能改变现状,好在现在党的政策好,村干部和帮扶干部及时帮助申请政策兜底,读书也有相应的政策补贴。”张元香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政府的帮扶下,努力寻找发家致富门路,用勤劳和智慧摆脱困境。通过勤奋和努力,种植的柑橘有了可观的收获,10亩柑橘每年为他带来6万元的收入。

  饮水思源感党恩

  黄锦荣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广西民族大学数学与物理学院物理学专业,成为一名公费师范生。2022年8月,广西民族大学调研组一行到金宝乡安置点调研,与黄锦荣畅谈“扶志以自强,扶智以自立,致富的内生动力就会奔涌而出。”黄锦荣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让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我将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我更希望未来能加入这个充满生命力的红色集体,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做出一份贡献。黄锦荣响应国家号召,报名体检参军,虽然因为近视的原因没有光荣入伍,但是他没有气馁,决定先到学校报到学习,打算在校期间通过视力矫正迎接祖国的再次召唤。张元香说,再苦再累再难,也要让孩子读好书,读书才能改变命运。现在政策这么好,等孩子读完书了,我相信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随着高考的结束,阳朔县易地搬迁学子捷报频传,15名搬迁子女中,有10人考上了理想的本科大学,5人考上了专科,本科上线率达75%。为确保搬迁群众子女能顺利踏入大学校园,阳朔县移民部门积极与教育、团委、工会等部门沟通对接,采取为搬迁群众子女办理助学贷款、争取工会金秋助学动员爱心企业捐资助学等方式,帮助搬迁群众子女解决入学难题,他们将成为搬迁后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改变前途命运的一代。

  通讯员:冯伟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
数据加载中...
返回顶部
取消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