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2年,全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职责使命,坚持内聚力量、外树形象,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为谱写灵川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携手共创文明城”文艺晚会现场,节目精彩纷呈。阳海翔 摄
高举思想旗帜 理论武装凝心聚力
灵川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扎实抓好基层理论宣讲,综合运用领导干部带头讲、党委宣讲团集中讲等方式,推动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
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年集体学习10次,全县各级各部门以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宣讲会等形式开展理论学习3700多场次。统筹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宣讲阐释,开展宣讲2000余场,受众83000余人。加强理论研究阐释,课题论文《对桂林全域旅游品牌发展的认识和思考》入选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在《当代广西》、《桂林日报》等刊物发表理论文章6篇。此外,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纳入学习内容,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党员干部深入所联系的单位开展宣讲活动28场次,举办文艺宣讲、文艺晚会2场,打通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最后一公里。
“作为新时代青年教师,我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怀抱育人梦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2022年“中国好人”、灵川县兰田瑶族乡东良教学点负责人石夏月在听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的宣讲报告后激动地说。
灵川县融媒体中心与桂林日报代表正式签订《桂林日报》《今日灵川》融合办报协议。苏智成 摄
加强政治引领 夯实意识形态阵地
灵川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极端重要位置,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坚定不移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平时只要有空,我都会来村里的农家书屋看书,学习种植技术。”灵川县大圩镇熊村枇杷种植户李满德说,雄村农家书屋里的书种类繁多,涵盖科技类、文化类、种植、养殖类等方面,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真正成为群众致富路上的“充电站”。
灵川县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贯彻执行专题研究、专项督查、专题汇报等意识形态工作制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同时,对农家书屋进行试点改造提升,开展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配送启动仪式等全民阅读活动20余场次,推进农家书屋特色建设与规范管理。加强网络舆情巡查监测,有效处置舆情91起,桂视网、自治区《桂声》时评频道上稿56篇,在17个县区中排名第一。积极撰写舆情信息,并在《宣传信息网》等上稿21篇。坚持日常监管和专项行动相结合,今年共查办“扫黄打非”案件6件,全县文化市场平稳有序健康发展。承办桂林市新闻出版、“扫黄打非”工作现场会暨业务培训班并进行典型发言,灵川经验得到广泛认同。
灵川县九屋镇甘草村一景。阳海翔 摄
讲好灵川故事 舆论宣传铸塑形象
灵川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巩固壮大正面主流舆论强势,持续汇聚谱写灵川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磅礴力量。
“《今日灵川》与《桂林日报》融合符合中央有关媒体融合和媒体改革创新的精神,顺应新时代媒体发展的趋势和任务。”灵川县融媒体中心主任全子轩介绍,“打通了新闻媒体参与社会治理,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和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使基层党媒具有更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灵川县与桂林日报社实现融合办报,实现媒体跨区域联动合作,发行《桂林日报(灵川专刊)》,同时,积极推动报纸数字化,实现快捷线上阅读,为资讯信息传播及覆盖搭建了“光速”通道,进一步推进报网融合。同时,成立桂林甘棠之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鼓励各乡镇、部门及社会各界就产业项目、节庆活动、专题节目、广告策划等开展宣传合作,推动运营模式和发展路径不断创新,为媒体融合的推进提供坚实基础。构建电视、报刊、大喇叭、微信号、视频号、客户端、抖音、头条“八位一体”传播矩阵,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建设步伐。县融媒体中心各平台全年发布新闻稿件8329篇,新媒体平台累计阅读1000万余人次,发行报纸18.8余万份。去年,在中央级媒体发稿229条(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主流媒体发稿29条),其中《新闻联播》2条,大圩镇、潭下山口村、海洋桐木湾村分别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时长为30分钟的专题片,自治区级媒体发稿517条(其中在广西电视台推出“书记县长当导游”上中下3集),在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及网络媒体共发稿2016条。
灵川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创城办开展“创城惠民,志愿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灵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坚持以文化人 文艺成果启智惠民
灵川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加快推进文化强县建设,实施文艺精品战略,着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灵川百姓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美好期待。
“之后,我会引导孩子们积极的阅读一些红色的书籍,平时在课堂上也会进行更多的爱国主义教育,让红色精神发扬传承下去。”参加完“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主题音乐朗诵会的灵川县城关第三小学教师赵承云谈起未来的打算。
灵川县举办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甘棠之夏”诗歌朗诵会、“唐诗的魅力”讲座、戏曲培训等线上线下文化文艺活动70余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时编辑出版《灵川文艺》,鼓励创新创作多出精品。此外,还完成《灵川县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才喜界上红军情”征文活动获奖作品集《红色足迹》的出版与发放;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灵川县项目建设,完成九屋镇新寨红军墓排水设施、红军步道等项目建设。
新思想引领前进方向,新征程汇聚澎湃力量。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更好担负起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努力为谱写灵川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通讯员:阳海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