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是村民致富的高塔明灯,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和发展引擎。金宝乡立足阳朔垌村实际,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坚持支部引领、党员带头,汇聚起特色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带领群众快步走上特色产业发展“致富路”。
“千方百计走出去,不拘一格引进来。”这是金宝乡分管农业的副乡长陆宁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金宝乡农业产品单一,缺乏竞争力,引进发展特色农业,调整金宝乡农业产业结构是当务之急。为寻找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子,2022年8月,由县水库和扶贫易地安置中心牵头,金宝乡组织阳朔垌村“两委”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村民代表等10余人,到资源县参观学习各类食用菌种植技术。
金宝乡党委书记倪发军(中)在阳朔垌香菇种植示范点现场听取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王健(左一)讲解食用菌培育种植技术。(金宝乡人民政府供图)
此前,金宝乡也有种植香菇的尝试,但都是规模小,收益低,也没有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最终大家都放弃了,或改种柑橘,或外出打工了。现在再重新让村民种植香菇,大家心理都是观望的心态。
阳朔垌村素来有种植香菇的传统,自然条件优越,为此地发展香菇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由于技术和相关科学知识储备不够,导致香菇种植规模较小,成功率低,无法形成产业。
面对这种情况,阳朔垌村党总支部副书记张千来一拍大腿:“阳朔垌村第一书记黄宁是县农业农村局派驻来阳朔垌村的,我可以找他学习香菇种植技术,香菇绝对是我们阳朔垌村发展的机遇,我来投资搞试点,绝对要把阳朔垌香菇产业搞出个样子来!”
张千来香菇大棚香菇大丰收。(金宝乡人民政府供图)
2022年10月,张千来家的香菇种植大棚试点正式动工了,他外出学习香菇种植技术,购买菌种,制作菌料,张千来家的香菇产业试点就此如火如荼的开展了起来。
张千来说:“我们现在建成的三个大棚拥有菌棒20000多棒,今年10月份我们还准备建造4个大棚,将这个香菇试点发展到50000棒左右,下一步,我将引导更多的农户和我一起发展香菇产业,将香菇产业打造成金宝乡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的一张“新名片”。”
阳朔垌村村民林凤英说:“我今天是专门来学习香菇大棚种植的,我十几年前也是种植香菇的,但由于效益不好就改种金桔了,我看到香菇大棚种植的效益很好,也希望和张书记一起发展我们阳朔垌村的香菇产业。”
虽然香菇大棚种植在阳朔垌村有了试点,但由于刚开始种植,存在种植规模小、技术不成熟、效益不高等问题,如果这一局面得不到改变,将会影响后续村民们的种植信心。为此,2022年12月,金宝乡邀请亚洲知识管理学院院士、美国林肯大学荣誉博士、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王健到村里现场指导香菇种植,为下一步推广食用菌种植、保障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金宝乡党委书记倪发军畅谈食用菌产业发展思路说到:“阳朔垌村香菇示范点建成后,陆续带动了10余名群众就业,食用菌产业作为我乡特色农业推广试点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食用菌产业,探索‘公司+合作社+电商+农户’联合经营合作模式,切实把小蘑菇做成农业‘大产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同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上,我们也将努力发掘更多更好的产业项目,巩固脱贫成果,为一方土地耕耘,促一方百姓富足,为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下一步,金宝乡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在产业发展上筛选良种,布局“短、中、长”特色项目,通过引进食用菌、麻竹、油茶等优质高效新品种,带动群众开展种植,实现群众增收“致富梦”,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奋力书写乡村振兴金宝新篇章。
通讯员:戴宗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