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新闻中心 | 生活帮

保温杯底部的标签,建议你不要撕掉......

桂林疾控2414

  一个冷知识

  保温杯底部如果有贴纸

  建议你不要撕掉

  不然保温杯就变“敲鸡棒”了

  最近,一位保温杯制造业业内人士在推特上发文称:撕掉保温杯底部贴纸,保温效果就可能会消失。

  ▲底部带贴纸的保温杯暗藏玄机,这层贴纸实际上有保护作用。图片来源:twitter/waheifreiz

  他说,这个贴纸在业内实际上被称为保护片,如果撕掉这层保护片,保温杯就会失去保温作用。

  ▲保温杯底部的贴纸其实是一种保护贴片,保护的是无尾技术保温杯留下的抽气孔。图片来源:CN112894109A

  贴纸确实护住了“真空”。

  保温一般是靠两层由真空隔开的金属桶实现的。真空的导热性很差,所以内胆里的液体才能保温。

  但如果制造的时候直接把两层金属套在一起,中间的空气是没有办法抽掉的。

  所以真空必须要有漏洞!

  那么这个洞要怎么处理才能实现密封?

  01

  有尾真空

  老式的抽真空方法叫做有尾真空,它的原理就是在外壳底部留一个铜尾巴出来抽真空。

  抽完真空后,把铜尾巴拗变形,然后封口,这就类似于用金属打了个结。

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不过,这种方法的密封性能不太好,有尾密封的保温杯长期使用后,保温杯内外层之间就会逐渐充满气体,不再真空,保温效果也就没了。

  有尾密封保温杯的杯底还有一个“藏尾室”,可是这样一来,有尾密封保温杯的可用容积就会变小。

  所以如果你买到的保温杯体积大但是容量小,那就大概率是用有尾密封制造的,用不了多久就不保温了。

图片来源:真空技术网

  02

  无尾真空

  简而言之就是——搞玻璃。

  具体来看,无尾真空的抽气孔也在外层,而且在抽空气孔旁边还有一个很小的玻璃珠。

  在抽真空之前,这个玻璃珠在抽气孔上是可以活动的,不影响抽气,有点像自行车的气门芯。

▲熔封完成的无尾保温杯。图片来源:youtube

  虽然无尾真空的保温效果比有尾密封好,而且内胆容量更大,但是它也有不少缺点。

  这种玻璃珠子的专业术语叫做“玻基钎焊剂”,它的导电性差,所以在给保温杯“美颜”,也就是做静电喷塑工艺时,这颗玻璃珠所在的地方没有办法上色,和周遭格格不入。

  为此,无尾真空保温杯必须要在玻璃珠上方加个屁股塞儿,填补这个“漏洞”。

  为了保护保护易碎的玻璃厂商们会用钢片或者硅胶垫垫在这个地方。

  而为了不显得突兀,这个保护层就被整合到了标签上,这就是保温杯底部的标签不能撕掉的重要原因。

  ▲撕掉保护贴纸后,露出了无尾保温杯底部的抽气孔。图片来源:twitter/waheifreiz

  所以我劝你

  底部带贴纸的保温杯不要摔

  小贴士

  如何选择适合的保温杯——

  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尽量挑选知名品牌的产品。消费者购买时应注意查看说明书、标签和产品合格证等是否完整,避免购买“三无产品”。

  查看商品是否标识其材料类型及材料成分。

  打开保温杯闻闻是否有严重的异味。如果是合格的产品,使用的材质都是食品级,一般不会有异味。

  用手摸一摸杯口和内胆,合格保温杯的内胆手感比较光滑,而劣质的保温杯大多手感粗糙。

  密封圈、吸管等容易接触液体的配件,应该使用食品级硅胶。

  购买后应先进行漏水和保温性能测试,通常保温时间需达到6个小时以上。

  来源:广西疾控、科普中国、健康报、把科学带回家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
数据加载中...
返回顶部
取消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