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新闻中心 | 动态

灵川县灵田镇:“红色引擎”驱动乡村振兴发展“加速度”

桂林生活网2863

  近年来,桂林市灵川县灵田镇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引擎”,按照“党建引领示范、政府扶持引导、基地辐射带动”的模式,以党建高质量迈进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镇党委书记胡丽华(左一)到东田村蔬菜大棚基地查看育苗情况

  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创新路。灵田镇党委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带动力,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力量,驻村工作队通过实地调研,积极探索,充分发挥驻村优势,会林村驻村第一书记说道,“我们要以加强组织、提升技能、拓宽渠道为抓手,增加村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成果”,从而探索出“产业带动型、入股合作型”等发展新路子,激发脱贫村发展新活力。当地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每年每亩可固定分红800元,惠及近百户村民稳步增收,其中直接参与受益脱贫户24人。会林村依托成熟的养牛产业链,与桂林奔亿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入股发展肉牛产业,每年可获得固定分红7.5万元,同时解决部分村民就业务工,年人均收入达3万元以上,实现村集体、农户、公司三方共赢。下长岗村建立合作与自养相结合的规模种养模式,降低养殖风险,与桂林森农公司合作,以村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管理为主,发展肉牛产业,现有肉牛40头,预计年毛利润可达20万元。

灵田镇会林村养牛场养殖情况

灵田镇长岗岭村博物馆

  发展特色产业夯实振兴路。灵田镇积极探索“党建+产业振兴”新举措,落实粮食安全,守牢耕地“红线”,以“基地为载体、农户为核心、市场为纽带”,大力发展培育柑橘、玉米、西瓜、香菇等产业示范基地,扶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推广特色种植产业,辐射带动农户增收,以点带面,多点开花。2023年,正义村发展灵芝种植500亩,带动农户务工40余人;发展油桃种植200亩,亩产2000斤左右,年产值达120多万元。四联村发展辣椒、白萝卜、荷包豆等蔬菜种植,年产量达1万吨;试点种植瓜蒌120亩,亩产可达8000元。会林村玉米产业示范基地种植双季甜玉米300多亩,年产值达200万元;麒麟瓜产业示范基地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余亩,年产值达300万元,两个示范基地共同带动附近村民务工31人。力水村以发展柑橘产业为主,现有柑橘3000亩。在灵田村、龙口村、永正村、正义村推广丝瓜联合规范化种植,现种植面积达2000亩,亩产值超1万元,可为农户每亩带来5000元以上的收益。

  探索乡村旅游铺就致富路。依托党建筑牢堡垒,增强旅游产业发展的组织保障。上长岗村以农、文、旅为切入点,运用保存完好的明清长岗岭古村落古建筑群和山秀水美的乡村田园风光,融汇中原与岭南文化的古风民俗特色,打造“长岗岭行动”系列项目,全力探索党组织共建、高校智力帮扶乡村振兴新模式。通过长岗岭村村民自筹资金48.2万元和集体资金11万元,以“村民+村民小组”模式联合成立灵川县第一家旅游专业合作社,提升旅游发展吸引力,培育村民旅游服务、经营管理能力,用文化和旅游来“造血”,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2023年3月18日项目正式对外营业,截止到6月中旬,接待游客超8000人次,营业收入约4万元。持续推动灵田起义纪念公园-长岗岭古村落-长岗岭美丽乡村休闲旅居综合体景区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高效实行。打造一批“网红打卡地”和红色旅游路线、积极承办文旅节会,提升长岗岭油茶节特色品牌影响力,拟申报灵田镇纳入自治区级历史文化名镇名录,长岗岭申报纳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名录。

  文:时阿剑 阳秋霞 图:孔令娜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
数据加载中...
返回顶部
取消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