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江镇法源村委山脚村的高山杨梅园内,不少游客正在体验休闲采摘杨梅的乐趣。
本报讯(记者秦丽云 通讯员黄勇丹 胡艺 文/摄)如今天气虽炎热,但是丰收的喜悦却在乡间止不住地弥漫。在灵川县定江镇,高山杨梅休闲采摘正当时,夏蜜采收更是醉了蜂农的心,不同的产业不同的丰收,汇聚成一幅甜蜜的夏季丰收图景。
6月14日下午2时许,骄阳似火。但是,在定江镇法源村委山脚村的高山杨梅园内,前来休闲采摘的游客却是络绎不绝。一边品尝着酸甜爽口的杨梅,一边感受着采摘的乐趣,众多游客均发出了愉快的赞叹声。
位于山脚村一处高山上的杨梅园,共种植有杨梅50多亩。树上的杨梅,不仅乌黑的色泽令人垂涎,大大的个头更是令人惊叹。有游客随意拿了一些杨梅去称重。电子秤显示,17颗杨梅就有一斤。
据园主文忠介绍,高山种植的是东魁杨梅,因果特大而著称,且品质好,深受顾客青睐。从6月3日开园至今,该园杨梅的休闲采摘价格固定为24元/公斤;杨梅园每天接待游客上百人,日销量上千斤,日收入最高时近2万元。初步估算,今年杨梅亩产1万斤左右,采摘期将持续到6月底。
品尝了杨梅的酸甜,记者又前往定江镇的金灵村委董家村。在那里,蜂农正忙着采收夏季的第一拨蜂蜜。
午后4时许,蜂农秦丁寿和几个乡亲正在山陵起伏的家庭农场忙碌。在农场内的柑橘树下,100多个蜂箱正是他们忙活的对象。
穿上防蜂服,轻轻掀开蜂箱,厚厚的蜂蜜以及醇厚的蜜香让大家的脸上顿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取蜜,过滤,装瓶,一系列的步骤接续进行后,几十瓶乌桕蜂蜜摆满了桌子。
定江镇董家村一带独特的气候优势培育了特色产业——养蜂产业。当地属于丘陵地带,夏季雨水充沛,山林繁茂、植被丰富。此外,山林中的山乌桕众多,因其花期长、泌蜜多、无农药污染,成为当地养蜂产业极为重要的蜜源植物。在定江镇一带,山乌桕通常于5月开花,6月进入盛花期,6月下旬基本结束。而6月中旬,正是夏蜜的采收期。
2014年,60后秦丁寿和几个乡亲多方考察后,最终因地制宜,选择了养蜂。近10年过去,秦丁寿的蜂箱从屈指可数增加到如今的100多个,年产量也从寥寥无几增至3000多斤。乌桕蜜具有清除自由基、防辐射、抗氧化等作用,在解毒排毒、活血清热方面亦有独特疗效,深受消费者青睐。秦丁寿通过线上线下并进的模式销售蜂蜜,每公斤蜂蜜的售价稳定在200-300元,高峰期年产值达30多万元。
2018年,秦丁寿成立了灵川县滴水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吸引周边村庄的社员近10人,开展蜜蜂养殖技术培训与交流、蜂蜜销售和新技术引进等事宜,带领更多的村民开启“甜蜜事业”。
“创造性发展第一产业是农村经济增收的特色途径。入夏以来,杨梅休闲采摘和蜂蜜产业蓬勃发展,都为村民增收提供了新发展思路,更激活了村庄农旅融合发展新潜能。” 据定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蒋盛卓介绍,下一步,该镇继续因地制宜聚焦特色产业发展,同时扩宽销售路径,着力打造农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持续拓宽当地群众的共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