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新闻中心 | 动态

资源:“错时听事”让“驻村”更“助村”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2368

  本报讯(记者刘健 通讯员李名凯 曾治云)“以前办事要去政府找相关站所,一来一回得1个多小时。现在有事直接找小唐,随叫随到,上门服务,遇到难题还帮我们出谋划策。”资源县瓜里乡大田村正江岭组脱贫户王庆红说。

  这是资源县瓜里乡大田村党总支书记助理唐性涛的驻村日常,也是资源县通过“错时听事”发挥选调生能量,让“驻村”更“助村”,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一个缩影。

  为了让到村任职选调生尽快适应驻村工作,更好地察民情,解民忧,提升基层工作能力,资源县探索实施了选调生驻村“错时听事”管理制度,构建“白天办事,晚上听事”的为民服务方式,确定每周一、二为固定“夜访日”,要求每位到村任职选调生与村干部结对,围绕国情调研报告选题方向,每月进行不少于30户农户的走访,并完成“三张清单”。每次“听事”按照走访对象类型、家庭基本情况、存在困难、意见建议以及走访体会形成走访记录,并聚焦环境治理、产业帮扶、基础设施建设等14个方面填报错时听事“需求清单”。对“需求清单”中能当场解决办理的,当场予以解决办理;不能当场解决的,梳理分析形成惠民“项目清单”提交乡镇党委,由乡镇党委明确责任领导、办理人员以及办结期限。提交“项目清单”的驻村选调生要负责对项目办理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督促项目落地见效形成“办结清单”,做到清单事项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同时,“项目清单”落实情况还将纳入选调生到村任职年终考核成绩,作为选调生奖惩依据以及调整、评优的重要参考。

  据悉,自2022年实施选调生驻村“错时听事”管理制度以来,资源县驻村选调生时刻将群众“急难愁盼”记在心里,抓在手上,掏出“心窝子”为民办实事,用活“脑瓜子”助民解难题。截至目前,该县28名驻村选调生已累计走访农户15360户,帮助解决实际难题1090个,用实际行动将群众呼声变成掌声。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
数据加载中...
返回顶部
取消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