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新闻中心 | 动态

进火酒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3315

  □朱 锋

  在桂北阳朔壮家农村,人们把建新房看成是人生中的两件大事之一(另一件为结婚),每当搬进新建起的房屋居住,主家都要兴师动众,大摆酒宴,以示庆贺。因从此日起,主家便进新屋生火造饭、起居生活了,故此宴谓之“进火酒”。

  办进火酒的日子,一般依据两个方面的情况而定:一要农闲,大家有空;二要天气好,来往方便。日子一经选定,主家一般在进火前的半月内送东西(饼干、糖果之类)、下帖子请客。请的客人和其他酒宴差不多,不外乎兄弟叔侄、亲戚朋友。也有不请自到的,或同村人,或一些好事者,这些人来得越多,主家越高兴,因为这能说明主家在当地的声望。

  进火的前两天,主家便请来村上长老及有声望的人,商量有关事宜:谁杀猪、买菜,谁当主厨,哪个负责写对联、收贺礼,最少得预备几桌酒菜,每桌上几个什么样的菜,分几轮开席,哪些人先哪些人后,请哪里的唢呐班子、请几班,唢呐班子坐在什么地方……

  进火的头天晚上,新房的正屋已是香火、蜡烛通明,各种祭品均已摆好。到第二天清晨,整座新房四周便热闹起来了:唢呐班子吹起欢快的传统曲子,帮忙做事的人来来往往。每来一路客人,唢呐班子都要吹奏几个曲子以示欢迎。不论哪路客人来,必定要带些鞭炮来放,少则几角几元的,多则放几十元成盘的。因此,在阳朔乡下,若整日里听到某家鞭炮声不绝于耳,那必定是办进火酒了。难怪去吃进火酒的人,往往称之为去“烧炮仗”。

  去“烧炮仗”的客人,少不了要送些礼品,小的送几十元、几百元的礼金,布、布毯、毛毯;大的送电饭锅、高压锅、电动车、电视机等,隔壁邻舍、兄弟叔侄还要称上两三斤大米去。有两件礼品简直小得微不足道,但始终改不去、免不了,即是娘家人必送的一盏点着的油灯,一个装着些许油、盐的小罐,据说取意为“进火有油盐,家业万代兴”。

  进火酒是吃一餐的,去吃酒的客人多为男性,所以这种酒宴喝得特别热闹,划拳猜码声此起彼伏,往往要醉倒几个人主家才高兴。如果是参与建房的工匠醉了,那是主、客皆大欢喜的事,称之为大吉大利。醉倒的工匠以后也是引为自豪的。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
数据加载中...
返回顶部
取消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