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新闻中心 | 生活帮

【科普】煎药不是水煮一下就可以!正确的煎药法,从锅到水都有讲究

广西药品监管2014

  很多人经常服用中药

  其实中药在煎煮时

  在煎药用具、煎药水量、

  煎药的火候及煎药的方法

  等方面都很有讲究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自煎中药的注意事项

  01

  煎药用具

  煎煮中药最好用砂锅、陶器、瓦罐,因其导热圴匀,热力缓和,锅周保温性强,水分蒸发量少,不易发生化学变化且价格低廉。切不可用铁器等金属用具。

  02

  煎药用水

  煎药用水以洁净为原则,自来水、井水、纯净水、蒸馏水圴可。

  用水量多寡有多种计算方法,但常用的是目测,煎药时(每剂药)观察加水量超过药面2~3厘米即可;另外一种以每克药材加水10毫升为标准来粗略估算需水量。

  03

  煎药火候

  煎药火候分“武火”、“文火”。

  武火指火势急,火力猛,温度上升快,水分蒸化多的一种煎法。文火指火势缓,火力弱,温度变化不大,水分蒸发慢的一种煎法。

  一般煎药先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再煎10~15分钟即可。

  但有些方剂如解表剂、清热剂、芳香药为主的方剂只用武火,不宜文火久煎。

  而厚味滋补类方药宜文火久煎,以使药味尽出。

  此外附子、狼毒、乌头等有毒药宜慢火久煎,以减低其毒性。

  04

  煎药方法

  一般煎煮方法,首先将药物置于容器中,加冷水浸泡20~30分钟,然后加盖放火上加热煎煮。

  先用武火煎煮,再用文火煎煮。

  在煎煮过程中,要注意适度搅拌,以免糊锅,同时也能提高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率。

  但不宜过于频繁打开锅盖子,以尽量减少挥发性成分的丧失。

  文火煎煮10~15分钟后,滤取第一次药液;然后加热水适量,依上法煎煮,取第二次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匀,依医嘱服用。

  这些特殊煎煮法要了解

  平时,在药方上,医生还会根据用药的不同做一些特殊标注,如“先煎”“后下”“包煎”等,您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吗?

  01

  先煎

  介壳类、矿石类药物,如龟板、鳖甲、磁石等,因质地坚硬,难以出味,应打碎先煎,煎煮后2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以使药性充分煎出。

  除此,泥沙含量大的药物如灶心土、糯稻根等,或质地较轻而体质大的药物如夏枯草、白茅根、竹茹等,应先煎取汁澄清,然后以药汁煎煮其余药物。

  02

  后下

  气味芳香,借其挥发油取效的药物,如薄荷、砂仁、白豆蔻等,宜在一般药物煎好时下,煎4~5分钟即可,以防其有效成分散失。

  03

  包煎

  为防止煎药后药液浑浊,以减少药物对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如赤石脂、滑石、旋覆花、车前子、枇杷叶等,要用纱布将药包好,再放入药锅煎煮。

  04

  单煎

  又称另炖或另煎,某些贵重药物如人参、西洋参、犀角(代)、羚羊角(代)等,为了尽量保存其有效成分,可单独煎煮。

  05

  烊化

  胶质、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药物,与其他药物同煎时易黏锅煮焦,且黏附其他药,影响煎出率。

  因此,诸如阿胶、龟胶、鹿胶、蜂蜜、饴糖等药材,用时应单独加温溶化与药液兑服,或加入煎好的药汁中溶化后服用。

  06

  冲服

  散剂、丹剂、水丸、自然药汁,以及某些贵重药物或芳香药,需要冲服,如麝香、牛黄、三七、六神丸、生地黄汁等。

  来源:养生中国

  友情提示:为了维护政务信息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未经同意,自媒体不得擅改标题、断章取义转发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于“广西药品监管”。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
数据加载中...
返回顶部
取消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