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安镇人大坚持把代表履职平台建设作为持续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建好用好代表履职平台,将代表联络站打造成代表履职“主阵地”。
夯实代表履职平台,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兴安镇人大以阵地建设为抓手,按照“建在基层、覆盖选区、百姓动嘴、代表跑腿”的原则,坚持以“三全三常十一有”为标准,高标准打造兴安县工业园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完善镇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和其他7个人大代表联合联络站,新建14个人大代表联络点,形成“1+8+14”全履盖站点模式。镇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现有人大代表148名,其中,区级人大代表2名,市级人大代表 8名,县级人大代表 33名,镇级人大代表105名。自创建以来,镇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不断完善设施、坚持代表活动常态化、拓展延伸代表履职平台、增强代表履职活力。
“大课堂”内勤沟通,履职水平促提升。兴安镇人大充分利用代表联络站开展闭会期间代表履职活动培训,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督促代表变被动听取问题为主动寻找问题。组织代表进站开展调研活动和召开民情沟通会。组织部分代表外出学习调研,学习借鉴他们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在“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和“风貌塑形、产业做实、文化铸魂”上广开思路、集思广益。代表们在主题活动中,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员、依法履职尽责的监督员,让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一年来,镇人大主席团共收集到各代表联络站建议41条,经过梳理汇总,交办镇政府13件,已全部办结。各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县人代会提交建议28件,经县人大交办县政府,已全部形成正式答复意见,其中A类件8件,B类件9件,C类件8件,闭会期间提交的3件建议也均已得到解决。
“民意窗”前纳民意,渠道畅通汇民情。兴安镇人大遵循“混合编组、一站一品”原则,创新闭会期间代表建议办理机制,建议进行大量的实地走访、调研取证,以联络站为单位召开小组座谈会、建议研讨会,充分收集各方意见。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品牌创建的石坑代表联络站在闭会期间提出投入14万元修建拓宽石坑至福在产业路的建议,在县人大常委会的协调下争取资金7.1万元。以“五步工作法,架起连心桥”为品牌创建的朝阳代表联络站,通过日常工作和接待活动收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多项惠民利民的好建议。其他联络站也通过借助品牌优势,积极履行代表职责,提出符合政策、符合实际、符合民意的意见建议。联络站使代表成为群众“贴心人”,使代表在倾听民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解决民忧、维护民利方面的作用逐步显现,打通了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刘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