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灵川县灵田镇聚焦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动力不够等痛点难点,以党建引领掌舵,深入挖掘整合各类资源,以“233”工作法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党建引领摸清“两大情况”。通过走村入户、与干部群众交流等方式,详细记录各村实际情况和村民意向。从村情、党建、产业、商贸、公共服务、远景规划等8个方面,制定发展规划,定期研判,纵深推进。引导群众配合或参与到村集体经济中来,双管齐下摸清村级“家底”。聚焦村集体经济发展难点,从群众意愿强烈的产业、项目入手,积极“把脉问诊”,建立党委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支部书记“三级书记”抓集体经济工作机制,发挥“头雁作用”,增强内生动力,摸清“发展难点”。
凝聚合力夯实“三方责任”。严格落实镇党委领导包片、镇干部包村工作机制,协助村制定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理清工作思路,做好集体经济指导工作。建强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紧密联系群众,了解民意,关注和研究本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明确10个村集体经济经理人职责,每村组织一支党员志愿者生产队,每季度召开一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研讨会,压实责任,真抓实干,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融合发展聚力“三项工作”。聚力发展凝聚民心。全面摸底排查各村集体经济实际情况,定期实地考察走访,将发展集体经济工作抓在经常、抓在日常。聚力农业发展与地方文化有机融合。挖掘长岗岭古村落、迪塘古村落、灵田起义等本土文化内涵,探索文农旅融合发展模式,打造有内涵、有口碑的乡村旅游品牌。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公司运行、分步实施”的原则,发展下长岗村肉牛养殖产业,以“资源变资本”为抓手,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扩大养殖基地面积,养牛规模从13头增长到40头,预计第二期肉牛出栏后产值可达100万元。聚力产业政策扶持。建立“大户+小户”发展模式,给予养殖、种植大户技能培训、产业贷款等政策支持,以大户带动小户,推行“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