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潮田乡毛村村委通过运行“抱团发展、产业联盟、数字赋能、联农带农”村集体经济“四个共同体”机制,成功打造了犇富生态养殖场智慧肉牛养殖村集体经济项目,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一、抱团发展,打造产业共同体。一是试点先行,稳步推进。通过“党委搭台,支部唱戏”模式,从2020年开始,为毛村村、富足村争取自治区财政扶持项目资金100万元,打造潮田乡犇富生态养殖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示范点,采用“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2022年饲养第一批肉牛41头,销售金额达64万元。二是由“单兵作战”为“兵团作战”。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后,2023年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吸引毛村村财政衔接资金、潮田村自治区财政扶持项目资金100万元,改扩建肉牛养殖场,占地面积1500㎡,饲养第二批西门塔尔肉牛达70头,形成“1+1>2”的“聚合效应”。
二、产业联盟,形成发展共同体。一是组织联建聚合力。实行“党建引领+村行政管理+村经济联合社+专业公司运营”模式,通过村社共建、村企合作,2023年与桂林森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产业联盟,推动形成代养肉牛模式。二是资源联享促融合。由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提供牛犊、饲料供给、技术指导、销售服务等一条龙服务;由村行政为公司做好项目、土地等方面协调服务工作;由村经济联合社负责日常管理、员工管理、设备维修等工作,通过三方汇聚发展合力,共促区域协同创新融合发展,进一步扩大肉牛产业联盟影响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在产品生产、市场资源、生产技术等方面深度合作。三是利益联结助增收。公司以2万元/头提供牛犊70头(含饲料、保险等),饲养一年后,以2.5万元/头的价格全部收购,初步预计第二批肉牛销售额达175万元,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突破。
三、数字赋能,建设信息共同体。健全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依托桂林市数字乡村示范点,在养殖场安装监控10个,将牛舍、肉牛与互联网云养殖连接起来,实现了数据的实时收集和分析,这些监控通过感知养殖环境和肉牛的信息,为养殖户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从而支持养殖的科学化管理。通过智慧监控,养殖场可以实时肉牛身体状况、饲料饱满度等参数,保障肉牛处于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中。同时,智能化养殖还可以监测牛的位置、肉牛是否生病、养殖场的驱虫等信息,帮助肉牛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也可以利用监控来监督牛场管理人员是否按照规定饲养、定期清理卫生等问题,利用“乡村数字大屏”和“天翼云广播”喊话,监督牛场管理人员按规章制度运行,实现养殖场“云管理”,数字技术的运用为牛场管理提供了平台,也为群众参与村集体经济拓宽了渠道。通过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养殖场和管理人员可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优化养殖策略,提高生产效益。
四、联农带农,构建利益共同体。组建“公司+村经济联合社+党员志愿者”服务先锋队,深入全乡各村开展技术指导,在村集体经济项目辐射带动下,调整全乡养殖业结构。同时,以村集体经济发展为支撑,推动村集体经济项目联农带农,目前招募了2名脱贫群众在养殖场实现稳定就业。
下一步,毛村村委将打造生态循环产业,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发展30亩牧草、玉米等绿肥,2024年计划饲养肉牛200头,并实施生态循环农业,以肥料种植果树和饲养蚯蚓,既环保又能推动积极效益,实现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果蔬产业繁荣发展、服务村民有资金有力量,全面构建村、经济联合社等良好自治局面。
通讯员:李富娟 蒋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