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新闻中心 | 动态

永福县多维发力助推清廉民企建设

桂林生活网3285

  永福县将清廉民营企业建设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聚焦组织保障、规范制度、服务护航等维度,推动清廉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相融合,积极构建清明、清朗、清新的民营经济发展生态。广西新桂轮橡胶有限公司获自治区清廉民企标杆称号,兴城福铝公司获桂林市清廉民企标杆称号,承办了2023年桂林市统一战线“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招商引资”现场会。

  聚集组织保障之维,铸造企业亲清廉洁新风。一是建立“指导员”机制。坚持“牵头部门抓具体、责任部门抓落实”,由统战部、工商联牵头,联合组织、发改、工信等职能部门,选派8名指导员一对一、点对点参与清廉民营企业培育创建,同时落实廉洁谈话制度,指导员每月谈2名以上企业高管,企业高管每月谈5名以上中层管理员,通过咬耳扯袖防患于未然。采取“党建+廉建”模式,选树3家模范标杆以点带面,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举办以清廉为主题的技能大比武、朗诵诗会等活动,拓展清廉建设外延,辖区50多家重点企业形成比学赶超、共创共建的良好氛围。二是打造“五要素”阵地。2022年以来,严格按照有站点覆盖、有阵地宣传、有制度上墙、有资金保障、有人员负责等“五要素”,整合投入100多万元打造辖区的清廉民营企业宣传阵地。如,在新桂轮公司打造了“清廉民营企业服务站”,设立廉洁文化阅览室、清廉谈心角、廉洁文化讲堂等,构筑清廉文化培育高地。三是开展“植入式”宣教。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加强清廉文化宣传教育,利用企业例会、团建活动等载体,植入“说清话廉”、纪法常识互动、集体签承诺书等活动,重点在管理层开展典型案例以案说法,组织4批次200多人次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加党课、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民营企业人才培训班,助推清廉文化“进车间、进班组、进岗位”,通过“润物细无声”形式将清廉价值观植根于企业全链条。

  聚焦规范制度之维,定造企业合规经营新规。一是创新推行“道德公约”。拟制民营企业道德公约模板,指导辖区内10余家民营企业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商业道德公约》,进一步规范和约束民营企业及关联企业、商业伙伴和商业行为,确保企业、廉洁经营,如兴城福铝公司制定了《兴城福铝公司商业道德公约》,明确了合规经营、廉洁从业、公平交易、诚信沟通等10方面行为规范。二是探索清廉“发展指数”。坚持“分类指导、一企一策”原则,引导积极性大、配合程度高的民营企业先试先行,鼓励企业根据经营特色、员工类别、持续发展等要素,建立健全与“清廉”相关的规章制度。如乐恩公司制定了《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守则》等规定,进一步维护行业信誉和促进行业发展。三是常态严控“风险点位”。指导企业建立严格的审核管理流程制度,推动企业对关键岗位进行风险排查,聚焦涉及人、财、物有决定、管理或监督权力的重要岗位和重点业务,认真梳理工程招投标、款项拨付、资产处置、项目采购和业务合作等重点防控环节,列出25个廉政风险点、8条防控措施,对症下药制定完善相关制度7项,为企业发展把好廉洁“导向仪”。

  聚焦服务护航之维,塑造企业壮大发展新态。一是搭建服务企业“新干线”。完善统一战线成员单位服务企业领导联系、特派员、接待日、亲清茶话会和“一商会一法官”等5项工作制度,打造“企业党外知识分子之家”、“非公企业服务联络站”、“清廉民营企业服务站”等平台,通过站点、制度、宣传、服务进企“四进”模式,实现“帮协调、帮推进、帮落实”的直通车、全生命周期服务,2023年以来为企业协调解决供热、供气、供电及用地等问题96件,为企业输送务工人员2800余人。二是树立正向激励“领头羊”。出台《永福县建设新型工业重镇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政策措施》,建立企业评价体系,明确诚信守法、恪守市场规则、安全生产、承担社会责任自身作用发挥等10余项评价指标,并将成果运用到评先评优和奖励依据,2023年我县对突出贡献的68家企业进行表彰奖励226万元。三是落实扶持“金点子”。秉持“把企业家当亲人,把企业的事当家事”的亲人式服务理念,加大争取惠企政策的力度,利用政策红利帮助企业减轻负担。为金鹰乳胶、乐恩光学等企业争取到自治区工业振兴“千企技改”资金共900万元。通过服务进企,帮助企业落实新增减税降费2.5亿元,协调金融机构为企业解决流动资金1亿元。“福燕还巢”招商行动为工业振兴注入强大的后劲和活力。

  通讯员 张树清 谭美强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
数据加载中...
返回顶部
取消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