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参加挖泥鳅比赛。 舒文艺 摄
丰富多彩的庆丰收活动。 舒文艺 摄
本报讯(记者刘健 通讯员舒文艺 伍丽)稻田变成赛场,村民们比赛投绣球、挑稻谷、拔河,齐心协力展风采,加油呐喊声不断;在农事体验的稻田里,前来游玩的群众割稻谷、摸田螺、挖泥鳅、抓禾花鱼,趣味十足,一片欢声笑语……9月23日,资源县在瓜里乡白竹村富硒稻渔共生高效农业观光示范区开展了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供销大集”活动,通过文艺汇演、农特产品展示、农事体验等活动,同庆丰收成果共享丰收喜悦。
“感谢党和政府对农业这一块的重视,也希望多搭建农民参与的平台。”瓜里乡义林村党支部书记蒋建佳与村民们携手夺得拔河比赛冠军后开心地说。
活动现场飘溢着稻香,大家一起庆丰收、晒丰收,欢笑声和加油声在稻田里久久回响。随着富硒大米、铜座花茶、果干、菌干、蜂蜜等优质农特产品纷纷亮相,展示着丰收的多样性和可喜成果,现场还开展了直播带货活动,促进产销对接,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公司主要是做资源大山里的这些山货、农产品的深加工,把非标的农产品加工成标准化的产品,然后进入到流通市场,面向大湾区、面向更多的一线城市,让父老乡亲获得更高的收益。”广西资源县博盛优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海龙带着产品向记者介绍说。
作为瓜里乡打造的第一个乡村振兴示范点,白竹村立足“富硒”优势,打造了208亩的瓜田垄里富硒“稻渔螺”共生高效农业观光示范区,其出产的富硒大米、禾花鱼、泥鳅、田螺、蔬菜等农产品一上线便备受关注,畅销市场。通过土地流转、保底回收,带动周边农户种养增收,并成功举办富硒“鱼米节”,打造特色农耕文化。
据瓜里乡党委书记张优光介绍,瓜里乡将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黄金胜地”里的硒元素,主打“富硒”产品,唱响绿色生态品牌,带动当地群众甜了生活、富了腰包,继续加快建设“党旗红·鱼米香”特色党建品牌,将白竹瓜田垄里打造成“全市精品稻蔬果认领种植基地”和“全市最美花海基地”。
金秋九月,资源到处都是一片收获的景象。
记者了解到,依托特色资源,资源县坚持走农业稳县道路,利用“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的品牌优势,持续培育壮大资源农投公司等龙头企业,加大农业品牌培育,着力打造“一乡一业”,大力发展南向轴的红提、猕猴桃等产业,北向轴的黄精、厚朴等产业,西向轴的辣椒、西红柿、冬瓜、百香果等产业,全县特色农业产业种植面积达64万余亩,有机生产基地总数达30余个,特色产业覆盖率超70%,形成“龙头带动,多点开花”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