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新闻中心 | 专题信息

点赞!桂林这位00后“园丁”用热血挽救病危患者生命

桂林市红十字会1434

近日,在柳州市工人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来自桂林市阳朔县的23岁“园丁”聂老师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为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希望的种子。由此,聂老师成为全国第16146例、广西第568例、桂林第63例,也是桂林市今年第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聂老师成功捐献200余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今年23岁的聂老师,9月从学校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老师。2019年,聂老师在学校参加无偿献血时,通过志愿者介绍对捐献造血干细胞有了一定的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能够挽救血液病危患者的生命,这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情,聂老师主动留取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今年9月25日,聂老师接到桂林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表示他的HLA分型(人类白细胞抗原)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聂老师心中升腾起救人的希望,作为一位校园“园丁”,想到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仅可以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也能为学生树立榜样,他立刻同意捐献。

在桂林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细心安排下,聂老师的高分辨配型和捐献前体检都进行得十分顺利。听到检查符合捐献要求后,聂老师高兴地说:“没想到这么顺利,这可能和我生活有规律,进行适度锻炼,让身体保持较好的状态有关。”

在志愿者的陪同下,聂老师入住柳州市工人医院做采集准备。经过几天的采集前准备,确定聂老师的情况符合采集条件,医务人员正式从聂老师血液中采集造血干细胞。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医务人员将采血管连接聂老师双臂血管,与血细胞分离机连在一起,分离出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后,将循环出来的部分血液再输送回聂老师体内。历经五个半小时的采集,聂老师成功捐献两百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份寄予希望的“种子”,以最快速度送往患者所在的医院,为另一个生命带来生的希望。

桂林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副会长唐小荣与志愿者慰问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聂老师

当天,桂林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唐小荣和志愿者代表前往医院探望了聂老师,并为他颁发了荣誉牌匾和证书。唐小荣介绍,随着公众认知的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队伍中,在桂林红十字会的积极努力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桂林市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数一直位居全区前列。唐小荣表示,非亲缘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很低,只有万分之一甚至十几万分之一,能匹配成功挽救患者不仅是一种荣幸也是一种大爱。他呼吁更多人加入中华骨髓库,为他人的生命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通讯员 唐清 韩沫)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
数据加载中...
返回顶部
取消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