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新闻中心 | 动态

荔浦市双江镇:念好“山字经” 种出“致富果” 走出乡村振兴路

桂林生活网3175

  在深秋时节,荔浦市双江镇永福村白燕山屯的山岗上,一幅丰收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个头肥胖的大果山楂挂满了枝头,宛如一颗颗致富的果实。该村驻村工作队和村民们正在忙着采摘树上的山楂果实,并进行挑选、装框销售。

荔浦市双江镇永福村白燕山屯的山岗上,一幅丰收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钟国文/摄

  在果园里,看着成熟的果实,种植户陈军和采果队的工人一样忙个不停,指导工人采摘、精心挑选装框。看着采摘下来的山楂果,种植户陈军开心的说:“今年的天气好,非常适合大果山楂成长,现在每天都有20多个工人在地里帮采果。我这60多亩的大果青皮山楂,产量大概是50多万斤,按照目前地头价3块多钱一公斤来算,效益还是不错的。”

  由于山楂果果实又大又肉厚,果肉细腻,且能长时间贮存和运输,加工成的糖山楂、山楂酒、山楂汁等产品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经过挑选果皮鲜亮、无花皮、个头较大的优质大果山楂被装框销往柳州、玉林、广州等周边城市。

  据了解,陈军这一大片山楂果种植已经有好几年了,几年来,除了通过土地流转,让群众获得土地租金外,还让自己的收入增加了,同时,由于大果山楂由开花到采摘都需要精心护理,除草、保花保果、防治病虫害等,都需要工人做工,为周边群众创造了就业机会,使得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有工作,有工资。

  在双江镇永福村,像陈军这样,因地制宜通过大面积种植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周边群众增加收入,获得经济效益的还有好几个,他们用实际行动带动群众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荔浦市双江镇永福村驻村第一书记叶雄斌告诉我们说:“我们村山多地少,群众因地制宜,通过发展特色大果山楂、金桔、香菇增加收入,同时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助力乡村振兴。”

驻村工作队正在忙着采摘树上的山楂果实。钟盈盈/摄

个头肥胖的大果山楂挂满枝头。钟国文/摄

  近年来,双江镇通过念好“山字经”,将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通过突出农村产业兴旺,释放发展活力,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深耕细作,巩固和扩大特色产业种植范围。逐渐形成了以花卉苗木、特色水果以及传统马蹄、荔浦芋、砂糖桔等农业种植模式。通过实施农业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培育出了一批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做出了贡献。

  (荔浦市融媒体中心 钟国文 钟盈盈 黎家炜)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
数据加载中...
返回顶部
取消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