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新闻中心 | 桂林

认出一个字,最高奖励10万元!

南国早报2106

  破译一个甲骨文

  奖励10万元!

  这是中国文字博物馆

  曾面向社会发出的“悬赏令”

  近日,该博物馆公示了

  第二批优秀成果获奖名单

  ↓ ↓

▲中国文字博物馆网站截图

  据中国文字博物馆2019年5月公布的《关于征集评选第二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的奖励公告》,其中的奖励标准提到:

  1. 对破译未释读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10万元;对存争议甲骨文作出新的释读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5万元。

  2. 对破译未释读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审核后,可认定为承担1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

  2018年

  有一个人拿到了这10万元

  他就是复旦大学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研究员蒋玉斌

  获奖论文是《释甲骨金文的“蠢”

  ——兼论相关问题》

  目前

  他是唯一拿到这笔奖金的人

  经过多年考证,蒋玉斌得出结论:甲骨文、金文中用在某些方国名字前的“屯”字,应该释读为蠢动的“蠢”字。例如,“屯夷方”应解读为“动乱的夷方”。

  蒋玉斌说:“当时在商王国的周边,方国林立。有些方国不服商王朝的管治,兴兵作乱,就被称作‘蠢某方’,加以征讨。”经过这样解读,文句一下子读通了,也提高了反映王朝与方国部族关系资料的利用效率。

  据学者统计

  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共4000余个

  取得共识的破译字约占三分之一

  蒋玉斌介绍

  “容易的已经被破译了

  没能破译的都是‘硬骨头’

  大多既复杂又不成文”

  考释甲骨文字

  难在已知信息有限

  难以架起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

  更难的是

  要坐冷板凳、下大功夫

  “如果缺乏兴趣

  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

  就很难取得新突破”

目前

  国内已有多所高校

  开设古文字学相关本科专业

  后备人才队伍逐渐丰实

  蒋玉斌希望

  在考释甲骨文字的道路上

  能有更多年轻的身影加入

  一起前行

  来源丨中国青年报、中国文字博物馆等综合整理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
数据加载中...
返回顶部
取消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