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食物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奶粉、牛奶时常被曝光不合格
但是大家知道吗?
矿泉水也存在安全问题
它可能存在致癌物质
图片来源:百度新闻截图
多年来,我们时不时看到“矿泉水溴酸盐超标”的新闻报道。那么什么是溴酸盐呢?溴酸盐是怎么产生的?对我们人体有什么危害?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
天然水源可能存在溴元素
饮水是我们人体从大自然中摄取无机矿物质的重要途径。饮用天然矿泉水中含有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以离子态存在的,最容易被人体吸收,是人体必需元素的最佳供给来源。
天然水源水中有可能会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溴元素。溴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还不十分清楚,目前一般认为溴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具有抑制和调节作用。
饮用水中的消毒副产物:溴酸盐
正常情况下,水中是不存在溴酸盐的。但在国家食品标准对矿泉水中的菌落总数有相应的规定。为了控制饮用水中的菌落总数,大部分矿泉水生产企业都使用见效快、杀菌效果好、耗量少的杀菌工艺——臭氧消毒。
使用臭氧消毒杀灭细菌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为水源水特别是山泉水和矿泉水等多种天然水源中若含有一定量的对人体有益的溴离子,当使用臭氧消毒时,就会将水中的溴离子氧化成消毒副产物溴酸盐。
水源水含溴离子浓度越高,经过相同浓度的臭氧杀菌后,生成溴酸盐的浓度相对偏高;溴酸盐可由臭氧氧化溴离子得到:净反应为:Br+O₃→BrO₃;溴酸盐一旦生成,就很难控制和去除,因此可能会导致饮用水中溴酸盐含量超标。
溴酸盐受热后易分解,常见的溴酸根离子为BrO₃-。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认为,溴酸盐对实验动物有致癌作用,研究显示,溴酸盐在高剂量时具有遗传毒性。因此溴酸盐在国际上被定为2B级的潜在致癌物,长期饮用溴酸盐超标的水,可能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
购买合格的矿泉水
我国最新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水GB 8537-2018已于2019年6月21日开始实施,其中规定了矿泉水中的溴酸盐的检出值应小于0.01mg/L。由于当臭氧消毒不充分时,水中的菌落可能会超标,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超标。铜绿假单胞菌因为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的特性,使得其对臭氧不敏感,为了达到杀灭假单胞菌的目的,矿泉水企业会加大臭氧的使用浓度进行消毒,这样,溴酸盐的生成也就会更多,从而又增加了超标的隐患。因此,为了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又保证能将溴酸盐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生产企业的消毒工艺控制和管理显得尤为关键。
为了保证瓶装和桶装矿泉水的溴酸盐处在合格的水平,建议生产企业采用合格的消毒工艺,根据水质情况控制臭氧的使用量,加强对出厂产品的质量检测,避免溴酸盐超标的产品进入市场。
我们也建议消费者在购买瓶装或桶装矿泉水时,选择合格品牌的产品,关注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抽检结果公告,避免采购到不合格的产品。
来源:广西疾控、理化检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