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在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桂林飞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工作人员正热火朝天地忙着检验产品质量,包装合格成品。去年,该企业围绕“文化+”产业做文章,研制出了手持摄像稳定器蝎子Minin2和足底按摩器、折叠筋膜枪等系列运动健康类新产品。全年产值近3.1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运动健康类产品产值近1.5亿元,同比增长近50%。
图为桂林飞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些工人正仔细地对设备进行调试。(资料图)
在七星区各产业园区内,像桂林飞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文化企业比比皆是。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该区共有规上文化企业17家,占全市总数20%;广西文化产业龙头企业4家,占全市总量一半以上。全年文化产业营收超过20亿元,总量排全市第一,年增长超7%。
近年来,七星区以桂林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为契机,做活“文化+”产业大文章,助推漓东片区高质量发展。该区建立了重点文化企业培育库和“部门+企业”的联络机制,实现文化产业的精准统计和动态管理。加大了财政资金扶持、土地支持、高端人才引进补助力度,实行“一企一策”服务,先后帮助解决澳群、智神、飞宇等企业发展用地200余亩,保障企业按期建成生产厂房。此外,依托辖区高校建成了集产、学、研为一体的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人才培训基地。萃发公司与桂林旅院文旅学院共建产研协同基地。同时,积极引进关联产业和补链延链项目,全力提升产业集聚度,助力文化产业升级发展。目前,辖区已经聚集了上千家“文化+”企业,涉及出版印刷、文创装备制造、旅游服务、软件开发、游戏动漫、创意设计、广告传媒等多个行业。共有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个、国家认定的动漫企业2家;“国家印刷示范企业”“广西包装印刷十大产值企业”“广西数字标杆示范企业”1家;第四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个;自治区文化“双创”示范企业1家;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文化产业集聚优势明显。
七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辖区将在工业文化产业、旅游文化产业、文创装备制造业和印刷产业方面重点发力,做强存量、做多增量,让文化产业继续赋能其他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满满动力,开拓经济新增长极。
来源丨桂林日报(记者韦莎妮娜 通讯员王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