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某天接到一个电话,说你的“百万保障”即将到期,不取消就会扣费,你会怎么办?“百万保障”是一项微信钱包中自动开启的安全设置,旨在保障居民的账号财产安全。但由于很多市民不了解“百万保障”到底是什么,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2023年10月下旬的一天,家住兴安县的季女士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百万保障”客服,说季女士在微信上开通了“百万保障”,现在免费使用到期,不取消就会扣费。季女士表示同意取消,“客服”要求季女士在微信系统外进行操作,先是引导季女士使用某银行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并让季女士开启“屏幕共享”功能,随后要求季女士输入验证码。在季女士输入验证码后,银行卡里的9000余元被转走。
接到季女士的报警后,兴安警方立即展开调查。经过刑侦等多部门近两个月的努力,最终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是江苏省沭阳县的胡某楼。在明确嫌疑人的身份与位置后,民警前往1500余公里外的江苏沭阳县开展抓捕行动。在当地警方的支持下,于2023年12月23日将嫌疑人胡某楼抓获。
经讯问,胡某楼如实供述了他将银行卡借给他人用于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还交代了他参与赌博的违法行为。目前,胡某楼因涉嫌诈骗罪被兴安警方刑事拘留,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在民警的努力下,季女士得以挽回了部分损失。日前,季女士来到兴安县城北派出所领回被骗钱款并向民警送锦旗致谢。
无独有偶,近期类似的案件在我市多地都有发生。近日市民贾某报警称:他接到一陌生来电,对方称其购物使用微信支付时,不慎开通了微信安全支付“百万保障”服务,后续每年要扣9600元的保险费,若不缴纳则会影响个人征信。贾某立刻表示要退保,但对方称退保需要验证个人身份信息,需要其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信息。贾某信以为真,按要求提供信息后,银行卡内3万元被转走。
家住叠彩区的市民刘女士也遭遇类似骗局。刘女士表示要退保,对方以协助退保为由,诱导刘女士开启屏幕共享。正当刘女士与骗子进行视频通话时,辖区公安局反诈中心劝阻员打通其电话,但多次沟通无效,便紧急前往刘女士家中,成功将正准备转账的刘女士劝阻,未造成实际损失。
民警提示
“百万保障”功能是指微信支付账户、支付宝账户因被他人盗用而导致资金损失,按损失金额承诺不限次赔付,每年累计赔付金额最高100万元的安全保障。该保障服务完全免费,且不会影响个人征信,同时个人也无法操作关闭该服务功能。因此,凡是以不关闭“百万保障”“百万医疗”会影响个人征信、按月扣费、影响理赔等为由要求转账,或者要求下载APP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协助指导操作”的都是诈骗。
资料来源:桂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