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邓琳)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工业稳则经济稳。全州县在发展工业经济中,坚持产业提质、创新提速、企业提效、服务提优“四向发力”,促进了工业产业提质增效。临近年终,尽管天气寒冷,1月11日在全州县城西工业园区桂林赐佳鞋业生产车间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1200多名工人正在忙生产,赶订单。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桂林赐佳鞋业完成产值2.5亿元,与2022年相比,实现了翻倍增长。说起企业能够长足发展的原因,生产车间负责人文艳芳说:“全靠县委、县政府‘保姆式’的关心,企业才能够取得现在这么好的成绩。”
赐佳鞋业是全州县服务提优助企发展的一个缩影。2023年,全州县建立健全“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服务机制,为企业全程提供“妈妈式”服务。县四家班子领导结对服务企业87家、重点项目118个,协调解决企业用工、用地、用电、融资等“急难愁盼”问题,助推企业在发展中跑岀了“加速度”。
产业提质促工业投资持续增长。铁合金产业是全州县传统工业产业,曾经在广西是“一家独大”。为了促进铁合金产业转型升级、“破局出圈”,全州县投入10亿元建设铁合金循环经济产业园,提高铁合金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带动整个铁合金工业链蓬勃发展,实现铁合金产业低碳、节能、绿色、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州县建成标准厂房16万平方米,投资7000余万元建设基础设施,完成工业投资18.68亿元。
企业提效促进全县干米粉产业“岀新出彩”。全州县强势吹响干米粉产业提效“集结号”,在荣获“广西干米粉之乡”的同时,着力打造“中国干米粉之都”,推进才湾、绍水等米粉小镇建设,2023年全县干米粉产量达50万吨以上,占全国米粉销售市场份额30%以上。
创新提速助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去年全州县成功培育2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其中米兰香食品、原心达科技获得自治区、桂林市“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成功谋划“双百双新”项目7个,完成签约6个。新签约企业12家,新增规上企业9家,推进粤桂纸业、能源生态园、铁合金循环经济产业园等7个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