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一次做清明粑粑,特别开心,我要带回家给妈妈品尝。”灵川县定江镇中心幼儿园学生赵宇晨品尝着自己做的清明粑粑意犹未尽。
老师在教孩子们制作清明粑粑
春草绿,清明时。在灵川县定江镇,清明时节吃清明粑粑是当地一直以来的传统习俗。每年的三四月份,人们都会采摘新鲜的鼠曲草,制作清明粑粑,寄托对亲人的相思。
老师和孩子们制作清明粑粑
在定江镇中心幼儿园,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制作清明粑粑,一同分享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清明粑粑”是一道独具特色的清明时令小吃,最主要且不可缺少的食材便是生长在清明前后的“鼠曲草”,也称“清明草”。将鼠曲草洗净捣碎,与糯米粉混合,揉成小团,放入芝麻、红糖、花生碎等馅料后,包成圆形放在柚子叶上蒸熟,清明粑粑便制作完成。带有清淡悠长的青草香气,油绿如玉,口感清香滑糯,小朋友们虽然动作不够娴熟,但是做得一丝不苟,忙得不亦乐乎。
“和小朋友们一起做了清明粑粑,我感到很开心,清明粑粑代表着吉祥如意,健健康康。”灵川县定江镇中心幼儿园赵雨婷笑着说。
孩子们开心地品尝清明粑粑
清明粑粑不仅有着祭祀祖先、怀念先人的纪念意义,还包裹着家人浓厚的亲情联系,也寄托着人们在春天里的美好愿景。清明时节吃“清明粑粑”,既是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更寓意着生活幸福安康。
“我们开展清明节主题活动,主要引导幼儿在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弘扬传统,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灵川县定江镇中心幼儿园园长戴慧说。
通讯员 汪蓉 阳海翔 胡艺/文 阳海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