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新闻中心 | 话题

昨天下午 一女子跳下解放桥坠入江中 一对“跨国组合”打开救援箱奋勇救人

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2613

解放桥下的救援设备箱中有救生衣。记者陆鑫 摄

两名小伙救人瞬间。(目击者拍摄视频截图)

女子获救后,有人上前进行开导。 (目击者拍摄视频截图)

  昨天下午3点多在市区解放桥,一女子站在桥上哭哭啼啼,突然,她翻过大桥护栏跳了下去。坠入漓江后,女子在水中不断挣扎,被水流越推越远,围观群众连连高呼“救人”。

  危急时刻,一位桂林小伙衣服都顾不上脱,抢过岸边的救生衣套在身上就向江里冲;另一位来自荷兰的外国小伙也紧随其后,跳进江水中救人。最终,两人合力将女子一点点地拉回岸边,其他市民拿着救援竹竿在岸边接应,众人合力将女子救了上来。

  心情低落 一女子跳下解放桥

  昨天下午,市民郭先生目击了事发当时的情况。郭先生说,事发时是下午3点30分左右,当时他骑电动车经过解放桥东头,看到桥上围了一些人。

  “只见这群人当中是名女子,看得出来她一直在哭,旁边有人在安慰她的样子,但她始终头也不抬。突然之间,女子竟翻过大桥护栏跳了下去,旁边人看到都吓得大叫起来。”郭先生冲到大桥护栏边探头向下望,只见那名女子在江水里挣扎。

  郭先生救人心切,他知道解放桥下有救生衣和救援用的竹竿,于是赶紧往桥下跑。

  危急时刻 一对“跨国组合”奋勇救援

  而就在郭先生赶到岸边时,看到救援设备箱已被打开,再往江中望去,只见两个人穿着救生衣,正往落水女子的方向游去。

  市民吴先生则目睹了在桥下发生的这一幕。

  吴先生说,女子跳桥后,一位桂林口音的男子立即冲到了救援设备箱前,连衣服都不顾上脱,就套上救生衣跳进了江里。紧接着,另一位个子很高的外国小伙穿上另一件救生衣也冲进江里。

  据吴先生描述,女子落水处距离岸边约200米,因为水流的关系,她落水后又往下游漂了一段距离,好在两位救援者迅速游到了她的身边。

  记者从现场目击者拍下的救援视频上看到,下水救人的两人合力将女子拉到距离岸边四五米的地方,此时两人已经消耗了大量体力,好在岸边其他群众借着长长的救援竹竿,慢慢将他们拉上岸。

  上岸后,有人为他们打来了热水,有人找来衣物将女子裹了起来,还有人耐心地开导女子。两位救人的小伙显然累坏了,在岸边喘着粗气,休息了十多分钟才缓过来,旁边不断有人竖起大拇指夸他们勇敢。

  女子无大碍 救援者说“放心了”

  很快,东江派出所两位民警赶到现场,把女子接回派出所了解情况。

  出警民警蒋警官告诉记者,女子姓吕,永福人,因为和家人闹矛盾情绪十分低落,在解放桥上一时想不开,冲动之下跳下了江。女子被救起后,身体并无大碍,民警给她做了心理疏导后联系她的家人,让他们把女子接回家妥善照顾。

  记者辗转联系上了那位救人的外国小伙。小伙说自己是荷兰人,今年29岁,事发时他和朋友在解放桥骑车、拍照,因为避雨来到桥洞下,正好碰上了女子跳桥落水的事,就冲下漓江参与了救援。得知女子被救起后没有大碍,荷兰小伙说“放心了”。

  记者多方寻找另一位救人的小伙,可惜截至发稿时都没有找到。据目击者说,小伙上岸后休息了一会就默默离开了,旁边也没有人认识他,但大家都为他奋不顾身下水救人的勇气点赞。

  记者陆鑫

  ■延伸阅读

  溺水救援有这些方法

  北京应急管理局应急服务总队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遇到有人溺水,救人主要分伸、抛、划、游4种方式:“伸”是施救者在岸上伸手,或用长竹竿、木棍、腰带、衣服等把溺水的人拽上来;如果超出工具的使用范围,就要用到“抛”,即把空瓶放在书包或塑料袋里,抛给溺水的人;“划”指的是划船或使用桨板等;实在没有别的办法时,再选择“游”的方式,普通人尽量不要使用,因为这不但需要过硬的游泳技术,还需要学过水域救人的方法才能施救。如果不得已要下水,建议给自己做一个简易的浮力马甲,比如把空瓶子固定在衣服里,然后再下水。需要注意的是,接近溺水者时,应先游到他们附近,提醒其不要乱动,再实施救援。有些人尤其是小孩,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会选择手拉手形成“人链”,下水救援,这种方式很容易把所有人都拉入水中,因此一定要避免。溺水者被成功救上来后,如果没有呼吸和心跳,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呼吸和心跳正常,后续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即可。据生命时报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
数据加载中...
返回顶部
取消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