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短视频带货
已然成了时下的“财富密码”
不少人都想进入这个行业
分一杯羹
各种短视频带货培训课程也应运而生
也由此产生不少纠纷

近日
思明法院发布一起案件
起因是一名老人
想当短视频博主带货赚钱
花钱买了“官方培训课程”后
却发现自己被骗了
这钱能要回来吗?
花1888元买课 却发现根本赚不到钱
老李(化名)自从退休以后
平时除了打点零工补贴家用
没事就喜欢刷手机看直播
在直播间花了不少钱
他听说现在老年人
也可以在平台上当博主卖货
隔壁老王已经是个小博主了
靠这个赚了不少钱
便有点动心
老李刷手机时
正好点进一家名为“带货行”的直播间
主播正在介绍他们售卖的
“平台官方培训课程”
宣称即使是对互联网不熟悉、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年人,同样可以实现零基础无障碍入门,只要购买直播间1888元的带货培训课程,完成为期1个月的课程学习,就可以获得比学费多数倍的收入,公司在学员学习期间会提供全程辅导服务,并在实践操作中为学员账号引流。
直播间宣传的
“高额回报率”和“零门槛入门”
让老李心动不已
他马上就在直播间购买了带货培训课程
并按照要求学习制作并发布短视频
在学习过程中
老李慢慢发现
课程内容并不是
直播间所宣传的平台变现课程
老师也没有真的提供
学习辅导和账号引流服务
自己根本无法通过课程培训赚到钱
老李便联系了客服想退费
对方却推脱:
“是您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
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坚持学完就能看到效果了。”
再后来
老李多次电话联系
对方却不理睬老李
这可把老李愁坏了
他诉至法院
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制图:张平原
法院介入后发现,近期,以该公司为被告的培训合同系列纠纷频繁进入法院,消费者多是55周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网络信息辨别力不足。
该公司正是抓住消费者希望通过短视频带货迅速变现的侥幸心理,通过夸大宣传诱导其付费,并且在签订合同的环节以格式条款变相限制消费者的退费权利,在消费者试图与其协商退费事宜时便以失联、拖延方式拒绝退费,导致纠纷涌入法院。
针对此问题
法官及调解员第一时间联系该公司
经过法官释法说理
该公司最终表示愿意与老李进行调解
将案涉课程费用悉数返还给老李
法官建议
对此
法官建议
应理性看待直播带货赚钱
01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网络信息甄别能力,遇事多与亲属沟通商量,警惕各类投资局、知识付费陷阱等电信网络诈骗。
02审慎选择再就业渠道
根据自身身体机能、既有工作经验、兴趣审慎选择再就业方向。
03强化法律维权意识
理性对待通过短视频带货获利途径,合理选择知识付费课程,当自身权益受侵害时,及时有效通过法律途径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谭心怡 通讯员:思法宣
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