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高精度磨床设备的精度要求是很严格、很高的,磨出来的工件要达到光学镜面的精度要求,在更换主轴时它的安装精度得在0.002mm以内,也就大概相当于一个人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2023年桂林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韦林昌对记者说。在位于灵川县的桂林广陆数字测控有限公司,他在广陆公司从事机修钳工23年来,始终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对技术刻苦专研、精益求精,把工作中的苦和累当作考验意志和锻炼自己的最好方式,练就了精湛的技术水平。
韦林昌维修设备 石玲摄
精益求精,攻关技能创佳绩
韦林昌是桂林广陆数字测控有限公司的机修钳工高级技师,负责公司安全生产和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他所在的企业是我国量具行业的龙头企业,全球每10把工业级卡尺当中就有4把出自该企业之手。量具生产设备的好坏决定着生产量具的精度,这就给设备的保养和维护提出了近乎极致的要求,由于每台生产设备构造精度要求不一,韦林昌负责这块的维修设备还不能够被机械全部替代,他维修安装越精确,生产的工业量具测量得就越准确。
韦林昌正在检查精密设备的润滑和保养情况 石玲摄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每次对高精度磨床设备进行更换主轴安装,放眼到“微观世界”检修设备的韦林昌,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力,经常一干就是两三个小时。“很多人觉得维修是很脏很累的活,但是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机器修好以后,对我来说是一种荣誉感、光荣感。”韦林昌自豪地说。就是这种对工作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让韦林昌不断取得技术突破,从一开始的安装精度要求0.005mm到现在0.002mm以内。
爱岗敬业,技术革新增效益
韦林昌热爱这份工作。常年手机24小时开机待命,每年出勤均在320天以上,韦林昌早已把自己融入到了工作之中,只要工作需要,他随叫随到,经常是下班路上被召回,端起饭碗又放下,脱衣上床又起身。什么叫“爱岗”,如何才算得上“敬业”,这个看似简单做起来难的字眼在韦林昌身上诠释得淋漓尽致。
韦林昌在指导徒弟检修设备 石玲摄
韦林昌用自己的慧眼、巧手为公司设备正常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他带领的部门团队在设备维护保养维修过程中,总能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准的完成工作任务,绝不留下后遗症。在完成设备维修工作的同时,韦林昌还参与技术革新、技术攻关项目改造共计30余项,为企业增加效益520余万元。其中,对公司生产废水处理循环再利用的环保项目进行升级改造,做到生产废水处理循环再利用,每年为公司节约用水约3万立方米,节省水费10万元,由此公司荣获灵川县“节水型企业”,部门也多次被公司评为“先进集体”。
倾囊相授,名师亲传出高徒
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对岗位操作人员的传、帮、带的培训工作。虽然⼿有绝活,可是他从不保留。相反,他积极参与师徒结对活动,尽⼼尽⼒地帮助每⼀位有求知愿望的青年员⼯,共组织培训30次,学员达上千人,分布各部门成为精英强将。
桂林广陆数字测控有限公司机修钳工潘景辉从进公司以来便一直跟着韦林昌工作:“从我2008年进入广陆公司就一直跟着韦师傅学习,从不懂机床怎么操作、怎么维修,到现在可以独当一面,全靠韦师傅倾囊相授,他告诉我们只要你想学,都会毫无保留的教给我们。现在全公司各个部门都有他的徒弟,而且都是部门的中坚力量。”
如今,韦林昌成为公司职工学习的榜样,他秉承着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用自己的满腔热血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自己的灿烂人生。
作者:灵川县融媒体中心 黄宇 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