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新闻中心 | 动态

用干部的“多跑腿”守护好人民的“小幸福” ——资源县两水苗族乡践行“浦江经验”之“中圩”接访

桂林生活网12631

图为两水苗族乡2023年3月10日首次“中圩”接访现场

  图为两水苗族乡2024年3月28日人大主席曾祥超“中圩”接访现场

图为两水苗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兰李平在凤水村回访信访人

  近年来,资源县两水苗族乡因势而谋、主动作为,创新实施三家班子主要领导“中圩”接访新办法,让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干部的“多跑腿”守护好人民的“小幸福”。

  以“1+5+13+19”小举措对标信访难的大问题

  “1+5+13+19”小举措即夯实一个阵地建设,两水苗族乡整合资源,重点关注集镇人员密集地段,将原税务所的一间临街办公室规范建设两水苗族乡三家班子主要领导“中圩”接访室,对标信访“门难找”问题;优化五项处理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和“谁接访谁督办”原则,优化“有诉必应、分类登记、接诉即办、有接必果、结案回访”五项处理机制,对标信访“事难办”问题;“一主三专”强化队伍配置和固定“十九”圩日落实长效管理,成立由1名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分管业务领导及对应业务办事员为成员的3支专项群众诉求服务队伍,紧扣苗乡“逢九”赶圩习俗,将每月农历“十九”圩日固定为三家班子主要领导接访日,即“中圩”接访日,对标信访“人难见”问题。

  以贫富无二人的公正收获群众的大信任

  2023年8月5日,两水苗族乡凤水村对门山村民吴女士来到“中圩”接访室反映她家刚搭建好的用于粉刷外墙的竹架子被隔壁邻居损坏。接诉后,乡党委政府立即组织综治、派出所进行实地勘查和走访。通过现场实地查看及与涉事双方的交流,工作组很快锁定问题症结,召集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地界确认,涉事双方当场表示满意并签订调解协议书。“我家这个地界问题前前后后有差不多十来年了,一直没有跟乡里面反映,没想到这次到‘中圩’室一走,就完完全全解决了,乡里面的工作组处理得很公平,我们两家都没有意见,地界也重新进行了明确,也不用再担心有后遗症,我们很满意。”当事人吴女士对回访组说道。

  信访矛盾纠纷化解,就是要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细挖深掘纠纷成因,然后再找准症结、对症下药,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开展调解,这就是我们收获群众信任的‘法宝’。”两水苗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兰李平说。

  以门可罗雀的“冷生意”检验接访的大实效

  “各位‘满满’、孃孃莫捉急,需要反映啥子问题,到这边来填下表排下队,人多挤着也不好反映情况……”负责“中圩”接访的工作人员唐海明表示,这是去年农历二月十九“中圩”接访室首次开放接访时的现场情况,来访的群众很多,都想抢着反映问题。但是,从去年农历十月十九开始,到咱们中圩接待室来反映问题的人就少了,现在基本上不需要再在现场维持秩序。

  自2023年开展三家班子主要领导“中圩”接访以来,资源县两水苗族乡受理矛盾纠纷(信访问题)65件,现场答疑或者现场解决8件,其余57件均已落实专人办理,主动联系当事人,多到实地现场跑,用干部的“多跑腿”换群众的“少走路”,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截至目前,全乡保持了越级访和非法访的零记录,也实现了因矛盾纠纷化解不及时引发群体性事件和极端案(事)件零发生的目标。下一步,两水苗族乡将继续推行三家班子主要领导“中圩”接访机制,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主动下访接访,守护好苗乡人民的“小幸福”。

  (通讯员:曾祥超  龙艳梅)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
数据加载中...
返回顶部
取消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