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新闻中心 | 生活帮

脖子上“黑黑的褶子”是不是病?出现这4个特点,一定要当心

深圳卫健委2077

  夏天到了,每次洗澡,都想全身搓个痛快。

  可偏偏有人脖子上黑黑的一圈,怎么也洗不干净,就像这样

  这洗不下来的“黑褶子”究竟是什么?怎样才可以去掉?别急,今天就来告诉你。

  01

  身上有“黑泥”总洗不掉

  可能是黑色棘皮症

  你仔细看一下,身上总洗不干净的地方,是不是还有以下特点:

  皮肤出现天鹅绒样增厚

  质地柔软

  呈对称性

  摸起来很粗糙

  如果被说中了,那你千万得重视起来,因为很可能是黑色棘皮症

  医生通常把这些洗不掉的“泥”称为色素沉着,其颜色改变可以从浅棕色到黑色。

  这些“泥”比较青睐皮肤有皱褶的地方,比如腋下、颈部、大腿内侧等,有时它们也会出现在面部、肘前、膝盖后面、手掌等处。

  02

  这么爱干净

  怎么会得黑色棘皮症?

  先说结论——

  爱不爱干净、讲不讲卫生,

  跟黑色棘皮症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黑色棘皮症的出现,是身体给你发出的危险信号。可能主要始作俑者是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1]。

  而且,肥胖的人更容易招来黑色棘皮症,这可不是在吓唬你!

  胖纸们通常会摄入大量的食物,他们的身体为了稳定血糖,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便会搬来救兵——

  胰岛素。

  时间一长,体内的胰岛素量越来越多,接受胰岛素信号的受体有点hold不住,活性就降低了,灵敏度也没之前那么高。

  如此一来的后果就是,胰岛素无法与受体正常结合,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胰岛素抵抗

  当蓄积的胰岛素“超标”时,就会导致高胰岛素血症,而长期的高胰岛素血症反过来又会加剧胰岛素抵抗,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甚至最终可能发展为糖尿病[2]!

  那说了半天,高胰岛素血症或者说胰岛素抵抗,它们与黑色棘皮症又有什么关系呢?

  有研究认为,过多的胰岛素会在外周组织(骨骼肌、脂肪、肝脏)与一种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受体相互作用,两者一拍即合,刺激皮肤角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增殖,结果引来了黑色棘皮症[3]。

  不过别太担心,肥胖导致的黑色棘皮症又叫假性棘皮症,如果你能控制住体重,管住嘴、迈开腿,跟“黑黑脏脏”说拜拜绝不是梦!

▲图源:小红书用户“笑笑”

  03

  小心这几种情况

  容易招来黑色棘皮症

  如果你有下面这几种情况,又刚好身上有“黑褶子”,当心黑色棘皮症找上门:

  ① 糖尿病前期

  又叫“糖耐量受损”,是向糖尿病过渡的一个过程。

  这个阶段,空腹血糖已经比正常血糖要高,但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属于一种临界状态。

  而且胰岛素抵抗不请自来,如果不及时干预,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极高,黑色棘皮症可能找上门来[4]。

  ②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罪魁祸首,出现黑色棘皮症的可能性较大。

  反过来,如果出现黑色棘皮症,更要提高警惕,及时监测血糖有无异常[5]。

▲糖尿病(图源:太帅图库)

  ③ 代谢综合征

  当多种代谢紊乱“扎堆儿”出现时,医生管这个叫“代谢综合征”。

  换句话说,你体内的物质代谢出现了异常,而且通常是多种代谢紊乱集于一身,包括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高胰岛素血症等[6]。

  这种情况下,黑色棘皮症也有可能找上门来。

  ④ 多囊卵巢综合征

  有些女生可能会有这些烦恼:多毛、痤疮、月经异常、不孕等,有的人身上也会出现这种黑黑的、洗不掉的东西。

  这些烦恼的造访,可能都跟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脱不了干系。

▲图源:太帅图库

  ⑤ 恶性肿瘤

  如果黑黑的地方范围较广,还有强烈的痛痒感,恶性黑色棘皮症的可能性很高。

  它常有早期转移的现象,绝大多数会伴有内脏恶性肿瘤,比如腹部肿瘤(胃癌等)、胸部肿瘤等[7]。

  另外,用这些药↓,也可能唤来黑色棘皮症——

  比如烟酸、糖皮质激素、胰岛素、口服避孕药等[6]。

  说了这么多,如果发现身上老垢洗不掉,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别再绞尽脑汁试图搓擦,不仅皮肤越来越黑,小问题还可能拖成大毛病。

  参考文献

  [1]Meera Bhagyanathan, et al. Acanthosis nigricans: A screening test for insulin resistance –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diabetes mellitus type-2[J]. J Family Med Prim Care. 2017 Jan-Mar; 6(1): 43–46.

  [2]徐琳.肥胖性黑棘皮病伴糖调节异常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 6(18):3496-3497.

  [3]万乃君,陈晓波,王天有.肥胖儿童黑棘皮病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 21(12):953-956.

  [4]吴建华,俞冰.糖耐量受损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1):76-77.

  [5]李美子,徐正哲,朴莲善.假性黑棘皮病合并糖尿病及肥胖症1例[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5):76-797.

  [6]杨凌,苏慧敏,周忠蜀,等.肥胖伴黑棘皮病儿童代谢综合征的高危因素[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8):595-596,599.

  [7]Cairo F,Rubino I,Rotundo R,et al.Oral Acanthosis nigricans as a marker of internal malignancy:A case report[J].J Periodontol,2001,72(9):1271–1275.

  专业指导: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李文海

  来源:“腾讯医典”公众号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
数据加载中...
返回顶部
取消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