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布谷.....不远处的树林里布谷鸟也是声声欢唱,传递着春耕的欢喜!初夏的水田里,一派繁忙的景象:耙田的耙田、拔秧的拔秧、插禾的插禾.....一排排插好的秧苗没有拉线,却整齐划一,在初夏的微风中迎风含笑,好像在说,辛苦你把我种下,秋天我结出金灿灿的稻穗还与你!此时已近中午时分,但忙碌的田里却依然时不时传来人们的欢笑声,这是村民们在“自个儿家”的田地里可劲儿地干着农活。
农户们正在专一地扯秧苗
农户正在专注地耙田
农户们正在赶忙着插秧
“为什么说是“自个儿家”的田地呢?这里我要告诉大家:我们把农户的田地全部承包下来,给予农户每亩500元的租金。另外,公司又将返聘农户为我们耕种获得劳务报酬,农户可以从这一块田里获得“双重”收益,所以我们开心,农户也满意。”明仕山居负责人张继文告诉记者。
据悉,自“乡村振兴委员行动”开展以来,两水苗族乡政协工作组“智力”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着力在农文旅融合发展、耕地保护、粮食安全、促农增收等方面寻找契合点,挖掘新质生产力。2024年,在乡党委的鼎力支持下,村支部的全力配合下,两水工作组通过招商引资顺利引进民仕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将老山界民宿、老山界红色田园综合体等项目“打包”运营,创新实施“我在资源有亩地”的“稻田+”创收益模式。“田地认领”的企业、单位、家庭通过开展党日活动、亲子体验等方式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劳动体验教育、农耕文化学习等参与到粮食生产全过程。费用按照地块大小、服务内容(春季生态富硒米种植,禾花鱼、泥鳅养殖 , 秋季油菜花等种植具体内容而决定费用情况),一年的费用从1800元~5000元不等,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种粮的积极性,盘活农村闲置土地,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还为村集体经济带来固定的分红。截至目前,共有70亩农田通过“我在资源有亩地”方式实现认领,乡村资产实现利益最大化。
通讯员: 潘乔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