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成忠(右一)深入农户家中听取群众意见
陆成忠,阳朔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高田镇桥头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主任。2021年当选以来,他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用初心和使命诠释着新时代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2021年,桥头村委喜龙村荣获桂林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2024年桥头村荣获2023年度自治区平安村示范点。
当好“领头”人,村容村貌焕“新颜”。2021年,阳朔县深入推进高速公路沿线村庄乡村风貌提升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桥头村下辖的三个自然村(桥头村、喜龙村、龙门村)均位于包茂高速公路沿线,其中喜龙村更是被列入规划精品示范村范围来建设。乡村风貌提升项目前期工作开展不顺,陆成忠作为县人大代表、村委书记、主任,忧民之所忧,列出乡村风貌提升负面清单、现状环境和存在问题,积极与镇党委定期研判分析,在推进中优化提升。陆成忠组织桥头村人大代表,动员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出谋献策,开展“三清三拆”工作,结合桥头村的实际情况,迅速制定了“一支队伍”的工作机制,即组建一支宣传队,陆成忠担任“总队长”,挨家挨户向群众宣传进行乡村风貌提升的重要性及意义,动员群众进行房屋外立面的改造。如今的桥头村村容村貌焕“新颜”,乡村风貌得到大大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陆成忠(左二)正在调解村民矛盾纠纷
当好“解忧”人,化解群众“揪心事”。“陆书记,陆某杰在屋边与村道之间要砌一面墙,墙高过村道,我们认为这会影响出行,不利于车辆通行,麻烦你帮忙调解一下。”村民向陆成忠说道。于是陆成忠与“两委”干部立即找陆某杰了解情况,并协商围墙切墙方式,不影响到村民出行。“调的是矛盾纠纷,解的是民心民意。”陆成忠说,在基层,土地纠纷、夫妻吵架、邻里斗气……群众矛盾变化万千,并非一味“摆平了事”,只有用真心与公正才能架起群众心灵相通的“连心桥”。作为人大代表,他有义务也乐于当好“和事佬”,尽一己之力,守一方安宁,促万家和谐。陆成忠经常深入村组一线发挥群众基础好、威望信任足、村情民情熟的优势,坚持每月对辖区的矛盾纠纷开展一轮大摸底大排查,对梳理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2023年参与矛盾纠纷调解16余起,对于村民反映的矛盾问题,及时召集村民代表、见证人上门调解,以讲道理、摆事实、换角度等方式,确保矛盾纠纷“知悉明确、掌握得住、化解得了”,做到小矛盾当场化解,大矛盾公开调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2024年4月桥头村荣获2023年度自治区平安村示范点。
喜龙村乡村风貌改造后
履责为民忧,讲好基层民生事。作为乐响-桥头片人大代表联络站副站长,陆成忠带领桥头村人大代表充分利用代表联络站,强化人大代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倾听民声、收集民情、反馈民意,构建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连心桥”。2021年以来,他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为民发声,提出很多有温度、接地气的意见和建议,为桥头村发展带来可喜的变化。2021年来,陆成忠带领人大代表组织群众座谈6场次,接待选民群众150余人次,帮助2户困难村民申请低保,为11户脱贫户申报特色产业奖补,为6名弱劳动力人员申报公益性岗位,带动2户脱贫户种植枸杞菜。“龙门村主干道路路面损毁严重,村民生产生活极不方便,建议有关部门改造修复。”该路龙门村主干道路是村民出行的必经之路,年久失修,路面损毁后坑坑洼洼,群众出行、运输困难,经陆成忠代表提出建议,2023年,陆成忠向上级部门协调沟通,争取到“一事一议”项目,总投资20多万元,完成了龙门村主干道硬化600多米;了解到喜龙村农业用水不方便,向上级部门争取基础建设项目,总投资60万元完成了喜龙村水利建设工程,修建水渠1000米,电灌一座。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陆成忠发挥好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尽心尽力履好职,以实际行动牢记人大代表的担当,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为桥头村群众带来稳稳的幸福。(莫秦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