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长青 李志武 欧婷
近年来,广西桂林市雁山区立足辖区位于城乡接合部且驻地高效密集等实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模式,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升,2023年,荣获自治区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单位。
一、坚持高位推动,强化责任落实。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落实。建立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区委—乡镇党工委—村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组织链条,构建区委指挥协调、乡镇统筹推进、村具体落实的工作体系,形成“一把手”高位推动、“一盘棋”全面统筹的乡村治理格局。二是压实“责任链条”聚合力。把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建立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台账,实行议题交办、工作提示、明察暗访、约谈问责等推动落实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三是绘制“分工图”促提升。成立以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基层党建引领基层乡村治理措施,明确重点任务,实行挂图作战,推动乡村治理大提升。
二、优化网格管理,打造精细服务。一是整合力量聚合力。优化网格设置,将村(社区)的党建、综治、城管等各类网格整合成23个“红色网格”,昔日网格管理“单打独斗”变为“集团作战”。配备专职网格员23名,发挥专职网格员包村联户优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2023年基层网格员化解矛盾纠纷1300余件,化解率100%。二是制定清单明责任。强化网格职能,把村(社区)各项中心工作任务分配至网格,制定网格员职责清单,由网格员统筹调度网格内各项工作,分门别类建立工作台账。2023年,帮助群众解决疑难问题203个,三是深入走访集民情。深入开展“进万家门、暖万家心”大走访活动,通过包联党员走村入户,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及时搜集群众需求,征求意见建议360余条,协调解群众合理需求230多个,在乡村治理各项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强化联动协作,深化多元共治。一是阵地联用提效能。放大“社校e家”党建联盟效应,充分整合驻区单位、高校院所报告厅、图书馆等活动场所和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资源,打造安全教育基地、反诈教育基地和学生实践基地于一体的教育品牌。用好阵地师资、场所、文化等资源,定期举办党员教育、支部书记能力素养提升等培训班,有力提升基层干部履职能力。二是服务联抓解难题。深化“契约化”共建,做好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工作,由村(社区)党组织牵头,整合共建单位力量,组建服务队、巡逻队、先锋队8支,推行帮办代办工作机制,成功化解桂林旅游学院项目140多座坟墓迁移等一批“老案难案”,处理群众反响强烈的“关键小事”300余件。三是公益联办促和谐。深化“果香家园”党建品牌创建,推行群众点单、党组织下单、党员接单“三单制”工作模式,设立“爱心树”,记录困难群众、党员的“微心愿”,由在职党员“摘星帮愿”,认领兑现“微心愿”180多个,常态化服务困难群众开展大扫除、大清洗等活动500余次。